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城

赤城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幸赤城”。《水经·沽水注》:“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即此。

②浙江台州(今临海市)的别称。因境内赤城山而得名。南宋陈耆卿撰《嘉定赤城志》,即以此名台州。

③亦曰峦城。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 曰:契居蕃。阚骃曰:蕃在郑西。然则今峦城是矣, 俗名之赤城……苻健入秦,据此城以抗杜洪。”《魏书·地理志》:郑县有“赤城”。

④在今青海湟源县西五里。《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赤城北,而东入径戎峡口。”即此。


(1)浙江旧台州府的别称。因南朝梁在此置赤城郡,故名。宋陈耆卿撰有《赤城志》。(2)村名。在甘肃省崇信县西南部、黑河北岸。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崇信县志》载:“秦始皇游猎至此,筑城驻跸,土赤故名。”产核桃、黑木耳、中药材等。有煤矿。为县西南部农贸集市。崇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会川府

    大理时改会川都督府置,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元至元中改为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为会川府,属云南布政司,寻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六年(1393)废,二十七年(1394)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

  • 丹寨县

    1941年由丹江、八寨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在原八寨县城(今贵州丹寨县)。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上游。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940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3镇、4乡。

  • 汾湖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汾湖在“县东南六十里,与浙江嘉善县分界。亦曰分湖。东合诸湖荡,又东通三泖,入华亭界。其北连诸湖港,入莺脰湖。嘉靖中,倭贼往往出没于此”。②即今江苏

  • 小溪口砦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龙头镇江河村。十年(1077)改为武宁砦。

  • 夜泽

    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快州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建昌府引 《方舆胜览》: “昔梁武帝时有阮贲者,世为豪右,命陈霸先击破之,贲逃泽中,夜则出掠,因号夜泽。阮贲当即李贲矣。”

  • 永平城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坪镇附近。北宋宣和二年(1120)置威平巡司。明初改永平巡司。后废。即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平。北宋末平方腊置威平巡检司戍此。明改置为永平巡检司。

  • 巴丘邸阁城

    即巴丘城。今湖南岳阳市。即“巴丘城”。

  • 峨?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西郊。 《清一统志·楚雄府》: 峨��山“在楚雄县西门外。 《通志》: 上有石,形似屏,高八尺,郡之得名以此”。现为峨碌公园。

  • 淮安县

    ①南朝梁大同元年 (535) 置,为上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西魏为淮州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②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山阳县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端平元年 (123

  • 八里庄堡

    清置,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八里庄。《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八里庄堡“在辽阳州西南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