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洪岭

赤洪岭

即离石山。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魏书·废出三帝纪》:北魏永熙二年(533),“齐献武王自晋阳出讨尔朱兆。丁酉,大破之于赤洪岭”。


猜你喜欢

  • 涣北县

    北魏改铚县置,为临涣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北齐改为临涣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临涣镇。属谯郡。北齐改名临涣。

  • 大水田堡

    明隆庆五年(1571)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北金宝乡大水田村。《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金宝堡”条下:“万历初,‘贼’首廖金滥等作乱,围大水田堡。”即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大水田,为瑶、僮聚居

  • 梁村墟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六十里梁村镇。明、清于此设慈乐寨巡司。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东南。明于此置巡检司。

  • 葵潭寨

    即今广东惠来县西北葵潭镇。清乾隆《潮州府志》 卷 14 惠来县: 葵潭墟在 “县西九十里。为闽广通衢”。雍正七年 (1729) 设巡司于此。

  • 白草军城

    唐建,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清水河东岸。《元和志》卷3原州萧关县:“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

  • 共和县

    1929年析西宁、湟源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乡。1943年迁驻恰卜恰(今共和县)。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共和县。在青海省东部、青海湖之南,东依日月山,东南界

  • 高白镇

    清置,属清源县。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南二十里高白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高白镇 “在(清源) 县西南二十里。一名蒿泊镇”。

  • 利国山

    即铜官山。今安徽铜陵市南铜官山矿区。《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利国山有铜、有铁。”《元和志》卷28南陵县:利国山“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出铜,供梅根监”。古山名。又称铜官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旧产铜

  • 泽城

    即春秋郑皋鼬邑。在今河南临颍县南。《水经·颍水注》: “颍水又东南径泽城北,即古城皋亭矣。《春秋经》 书 ‘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者也。”

  • 天国山

    亦名大坪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九十里,崇州市西北二百余里。《元丰九域志》卷7:永康县有天国山。《方舆胜览》卷52崇庆府:天国山“在永康县。左连大面,右连鹤鸣,前临狮子,后枕大随等山。有龙池及融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