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述岛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属宣德群岛。岛上多生长草海桐为主的树木,故有树岛之称。1935年公布名称为树岛。1947年改名赵述岛,为纪念明太祖遣使赵述至三佛齐而命名。中国渔民向称船暗岛或船晚岛,意即船只可转来此岛避风。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载: 赵述岛 “上覆热带灌木,周有白色沙滨围绕。岛中心之椰子树高可30呎。海南岛渔人,当东北季风时期,常来捕鱼。岛之西南侧,水深十三寻,为良好锚地”。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属宣德群岛。岛上多生长草海桐为主的树木,故有树岛之称。1935年公布名称为树岛。1947年改名赵述岛,为纪念明太祖遣使赵述至三佛齐而命名。中国渔民向称船暗岛或船晚岛,意即船只可转来此岛避风。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载: 赵述岛 “上覆热带灌木,周有白色沙滨围绕。岛中心之椰子树高可30呎。海南岛渔人,当东北季风时期,常来捕鱼。岛之西南侧,水深十三寻,为良好锚地”。
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元和志》 卷39叠州合川县: 药水 “在县东平地。人有患冷者,煎水服之,多愈”。
亦作忠镇砦。北宋置,属嘉定府。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六年(1213),“虚恨蛮犯嘉定府之中镇砦”。即此。
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东安县: 苟径山 “在县东北。山高广,大湾水出焉”。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宁二年 (895)以岭南东道节度使改名,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 (除连州、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 及海南省。北宋初废。②唐置,属恩州。在今广
在今河北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燕慕容垂攻北魏,“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
一名雾露山。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光州一》: 雩娄山 “大灌水出焉,俗讹为雾露山”。
亦名黄浒水。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河。《寰宇记》 卷82通泉县: “黄浒水,源从盐亭县,东南流入当县合涪江。” 《宋书·朱龄石传》: 东晋义熙九年 (413) 伐蜀,高祖与龄石密谋进取,曰: “刘敬宣
在今湖南蓝山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蓝山县:百叠岭“以山岭稠叠而名”。
元至元四年(1338)置老告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元末废。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里五港镇。《元史·世祖纪四》:至元九年(1272),“遣步骑趋涟州,攻破射龙沟、五港口、盐场、白头河四处城堡”,即此。明置五港口巡司。即今江苏省涟水县东北五港。为官河、七里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