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水长官司

邛水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改邛水县置,属思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二十九年(1396)改置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清复改为邛水长官司。


清以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改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属镇远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包利、红银领导苗民攻占其地。


猜你喜欢

  • 他里雾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斗南镇。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他里雾庄”。日本占领初期设他里雾区,1920年改设斗南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斗南镇。

  • 图伯特

    即 “土伯特” 的异译。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为西藏之别称。又作图白忒、退摆特。为唐代吐蕃之音变。近代外语中对西藏之称谓为Tibet,The-bet,Tobut等源此。清代西藏之别称。又作土伯特、退摆特

  • 因沁屯

    清置,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音钦屯。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齐齐哈尔西北四十里,有喀喇屯,……屯稍北即因沁屯,旧时楚勒罕在此。”

  • 龙雾洲

    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丰城县“杨子洲”条下:龙雾洲“在县东北四十里大江中。上皆橘林,宋时有渔者得金钟于此,因名金钟口”。

  • 石岭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条下:“又东十余里为石岭,建炎二年,叛将戚方犯宁国, 邑人方致尧拒之于石岭,不克,死之,是也。”

  • 湿山

    即茂湿山。在今四川茂县北十二里。《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十三年 (797) 攻吐蕃,“元膺出湿山、成溪” 即此。

  • 兹水

    亦作滋水。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灞河。《汉书·地理志》 京兆尹南陵县: “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古水名。又称滋水。为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省渭水支流灞河。春秋秦穆公

  • 长沙咀场

    清置,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北长沙镇。

  •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治所在东京路(后改辽阳路,治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西至滦河、辽河、嫩江,东至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及库页岛,北迄外兴安岭(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南达朝鲜东北部地区。明初废。

  • 北神堰

    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邗沟入淮处。古邗沟水高于淮水,故立堰以防其泄。《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