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邢州

邢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龙冈县(北宋末改名邢台县,在今河北邢台市)。《元和志》卷15邢州:“以邢国为名。”大业三年(607)改为襄国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邢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巨鹿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邢州。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等县以西,泜河以南,沙河以北地区。北宋宣和元年(1119)升为信德府。金复为邢州。蒙古中统三年(1262)升为顺德府。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龙冈县(北宋末改为邢台县,治今河北邢台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巨鹿县、广宗县以西,泜河以南及沙河以北地。北宋属河北西路,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信德府。金复为邢州。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升为顺德府。唐、宋时烧造瓷器著名,号称“邢窑”,白瓷更称上品。陆羽《茶经》比之银、雪,与“越瓷”齐名。


猜你喜欢

  • 连中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虞城县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十月,宋景公“游于空泽,卒于连中”。杜注:“连中,馆名。”

  • 罗浮

    在今广西防城市西南,东兴镇东。《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 如昔砦 “宣德二年土酋黄金广等以澌凛、罗浮、古森、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嘉靖三十年 (1551) 设罗浮营,驻兵防守。(1)古地名。在今广西

  • 冠氏县

    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魏州。治所即今山东冠县。大业初属武阳郡。唐仍属魏州。宋属大名府。蒙古至元六年 (1269) 升为冠州。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地置,治今山东省冠县北。属武阳

  • 邑城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北邑城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邑城在“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邑城,人口 6860。明代迁民欲在此建县城,故名欲城,后讹为

  • 狗脊岭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五里,唐京城东市。《方舆纪要》 卷53西安府: 狗脊岭 “盖龙首山之古陇。唐为行刑之地”。古山名。在唐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内东市。唐会昌四年(844年)杨弁等被杀于此。

  • 三井堡

    明万历中置,在今山西岢岚县东北三井镇。

  • 平戎砦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东北九十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平戎砦“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赐名”。

  • 黄岑山

    即骑田岭。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箱山。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接宜章县界。《水经·耒水注》: 黄水 “出 (郴) 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黄岑山 “岭高千

  • 天成寺

    又名福庆寺。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莲花岭北。唐建。清乾隆八年(1743)改名天成寺。清《日下旧闻考》卷115引《乾隆十二年御制天成寺诗》:“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硐泉苔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

  • 新港汛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新港镇。清时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