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寨镇
金置,属泾州。即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邵寨乡。
金置,属泾州。即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邵寨乡。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崖州置,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政和七年(1117)改为吉阳军。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以崖州改置,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吉阳军。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邓川州。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明初仍存,后废入浪穹县。古县名。元降凤羽郡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属邓川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并入浪穹县。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北石井镇。社址布局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胜利后,次年把升平社学改组为联合附近各乡共同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武装组织。1959年重修旧址。祠
又名止马街。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东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宜黄县:“东陂旧有止马分防司署,今移棠阴。”
在六朝台城南掖门外,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乾河沿南。《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帝立,宁康二年,以后母裴氏为广德县君。裴氏名穆,长水校尉绰孙,太傅主簿遐女……初穆渡江,遂享荣庆,立第南掖门外,世所谓杜姥宅云
①即今四川永川市北板桥镇。清道光 《铜梁县志》 卷2: 板桥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北板桥子乡。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板桥场在 “县北二十里……通省城大道”。
一作黄冈集。即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清康熙 《曹县志》 卷1 《集镇》: 黄堽集在 “县东南七十里”。即今山东省单县西南黄岗镇。清嘉庆四年(1799年),移曹州府粮河通判驻此。
又名法轮场。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四眼桥“在州西一百四十里。又名法轮场。连仁寿界。人烟稠密,后有巨涧, 出阳陵山,下流经龙水废县,委曲数十里,至球溪小三江口,与龙结
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为古黄河的重要渡口。《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自海上还,“至平原津而病”。又《淮阴侯列传》:汉高帝三年(前204), 韩信引兵东去,“未渡平原, 闻汉
①在今福建罗源县西。《方舆纪要》 卷96罗源县: 罗川 “在县城西。源出县西境蒋山,接金钟潭,流经四明山下,合四明溪。又南流分三派,曰中溪、曰南溪、曰后张溪,流经松崎山,达于海。亦谓之松崎江”。②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