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二年(606)改驴夷县置,属代州。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和志》卷14称,“因山为名也”。后属雁门郡。唐属代州。金贞祐四年(1216)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为五台县,属太原府。八年
和硕特南左翼末旗的俗称。在今青海海晏县东北、大通回族自治县西。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佘山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市镇》:陈坊桥镇在“县治南十八里,南接辰山,东连佘山”。1981年改为佘山镇。
元置,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即今陕西凤县东南七十二里与留坝县接界之柴关岭。元置,在今陕西省留坝县西北柴关。明时改柴关驿。
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四十六里白洋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白洋市“在宜都县东十里,大江北岸”。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二十五里锡江口。《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锡江砦在县西北,湘江西岸。宋置砦于此。江畔有岐,平起如冈,洲岛之民聚而居之,以渔为业。亦曰锡浦。”
北宋置,属奉国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老观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奉国县 “熙宁八年徙治重锦镇”。
亦作东安国、小国。都喝汗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魏书·康国传》 有小安国。《资治通鉴》:唐显庆四年(659)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百二
金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昌,人口2250。三峡库区淹没土地5.3平方千米,移民1.07万。新镇选在邓家岭一带,
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奚关城 (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明太祖实录》 卷175: 洪武十八年 (1385) 九月甲申,“女直高那日、捌秃、秃鲁不花三人诣辽东都指挥使司来归。自言高那日乃故元奚关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