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积山
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南。明嘉靖《宁夏新志》 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 金积山 “在州西南一百余里。产文石,上有牛首寺”。《明一统志》 卷37宁夏卫: 金积山 “在卫城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其色如金。山北崖石板下,有水乱滴如雨,天旱祷有应”。
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南。明嘉靖《宁夏新志》 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 金积山 “在州西南一百余里。产文石,上有牛首寺”。《明一统志》 卷37宁夏卫: 金积山 “在卫城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其色如金。山北崖石板下,有水乱滴如雨,天旱祷有应”。
一名巨石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隋书·地理志》:余杭郡钱唐县“有石甑山”。宋《淳祐临安志》卷8:“山头有巍石如甑然。”故名。
即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寰宇记》卷94引周处《风土记》云:“卞山当作冠弁之弁。”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按《宋书》:萧惠明为吴兴太守,郡界有卞山,则作‘卞’由来已久。”
又名木瓜坪、木瓜墩。即今四川松潘县东南小河乡南木瓜墩。《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木瓜番寨“在府西北二百里,近小河所。境土迫促,种类不繁,虽有五寨,约男女不过二三百人。嘉靖二十三年,导白草番为乱,
明 “九边” 之一。明弘治十五年 (1502)置,为军事重镇。治所在固原州 (今宁夏固原县)。防区相当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南部。《明史·兵志三》: “固原州,隶以四卫,设总制府,总陕西三边军务。” 后废
即今四川长寿县北葛兰镇。明正德 《四川志》 卷13长寿县有葛兰铺。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长寿县: 葛兰铺 “在县北六十里”。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胥浦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三国吴天纪二年(278)置,为九德郡治。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荣市。南朝梁为德州治。隋为日南郡治。唐为驩州治。唐末废。古县名。三国吴天纪二年(278年)分九真郡之咸驩县置,治今越南义安省荣市。属九德郡。两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长州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至元二十二年 (1285) 降为嵩明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长州置,治今云南省嵩明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嵩明县及昆明市东北部。
即尧山。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四十里。《寰宇记》卷8鲁山县:“尧山俗名大柏山。”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