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窟山

金窟山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舆地纪胜》 卷29抚州: 金窟山 “在金溪县东。前有金窟,又有仙人麻鞋迹,宛然而存”。《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金窟山“高三百丈,周十五里,与银山相连。中有石窦,乃旧日采金之所”。


猜你喜欢

  • 锦山

    ①在今浙江嵊县东。《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嵊县: 锦山 “在县东七十五里”。②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97新州: 锦山 “在州南”。《清一统志·肇州府一》: 锦山“在新兴县西南三十里。其

  • 大斗拔谷

    一作达斗拔谷、大斗谷。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河谷。《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炀帝伐吐谷浑,“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次张掖”。《元和志》卷40删丹县:“大斗拔谷在县南二百里。

  • 龙津水

    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龙津水“源出道吾山,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龙津水在“县东七里。源出银瓶山,南流至小金笼山下,与赤岸、大小

  • 太微城

    即隋唐东都皇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 曲折以象南宫垣,名曰太微城。”

  • 青衣山

    即乌尤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74平羌县: 青衣山 “在县南四十里。导江、沐水、平羌水、岷江水会于山下”。《清一统志·嘉定府》: 乌尤山,“ 《旧志》: 乌尤即青衣山,距州五里,关锁

  • 北河庄

    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南十五里北河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西南有北河庄。

  • 建宁左郡

    或作建宁郡。南朝宋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 (464) 改为建宁左县。南齐复置建宁左郡,属司州。东魏改为北建宁郡。北周改为建宁郡。隋开皇初废。

  • 南薇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奥援暗沙西南约22海里。为一环形暗滩,滩内有蓬勃堡礁、金盾暗沙、奥南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来福门滩。1947年改名南薇滩。

  • 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

  • 隆州

    ①亦作崇州。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梁北巴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隆州 “取其连冈,地势高隆为郡名。后魏 《典略》 云: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因置隆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