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锁关

金锁关

①一名向阳峡。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42汾阳县: 金锁关 “岩崄插天,中断如辟,为汾水咽吭。汉、晋以来戍守处也。明初置巡司,寻废。隆庆初增筑关城,设兵防御,颇为严固”。

②即今陕西铜川市北金锁关。《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明嘉靖三十年筑关城,置巡司。本朝裁巡司,设部司驻守。”


(1)在山西省汾阳市西北向阳。又名向阳关。明置巡检司于此。(2)在今云南省永善县东。山势陡峻,林木深茂,路径羊肠,最为险要。(3)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区北15千米。地处三关口以南,神水峡之北。两侧山势峻峭,山道崎岖,有“金锁天堑,鹰鹞难飞”之说,因名。自古为军事、交通要冲。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曾建有关城,并置巡检司,今遗迹尚存。西包公路经此。南侧漆水河东崖壁上有唐垂拱年间摩崖造像和唐永昌元年(689年)造阿弥陀像。北侧崖壁刻“雄关天堑”四字。


猜你喜欢

  • 盐田汛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深圳市东盐田。清时有把总驻防。

  •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

  • 王来镇

    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南五十八里王来山下。

  • 罝口

    即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罝口。《宋史·吴曦传》: 开禧二年 (1206),“金遂陷大散关,曦退屯罝口……金遣吴端持诏书、金印至罝口,封曦蜀王,曦密受之”。即此。

  • 蓩乡

    亦作务乡。在今河南灵宝市北。《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更始三年 (25),更始 “使苏茂拒赤眉于弘农,茂军败,死者千余人。三月,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松等大败”。即此。李贤注谓蓩地 “盖在今

  • 善化里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善化镇。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 1: 善化里 “离府治二十五里” (高拱乾 《台湾府志》 作 “离府治六十里”)。

  • 杨殷县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兴国、万安二县析置,驻均村圩(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为纪念1929年在上海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烈士而命名。1935年4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江

  • 仙游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清源县置,属清源郡。治所即今福建仙游县。《元和志》卷29泉州仙游县:仙游山“在县西三十里,县因以为名”。清同治《福建通志》卷2 《沿革》:仙游县“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学道于此仙去,故

  • 厨城门

    汉长安城北面的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六村堡乡曹家堡西。《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北第二门曰厨城门。长安厨在门内,因为门名。王莽更名建子门广世亭。”

  • 严仙山

    在今湖南攸县北八十里。《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严仙山“一名严仙岭。三峰如螺。刘宋元嘉中,严起兄弟于此修炼。山谷岩空洞, 内有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