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钱桥镇

钱桥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钱桥镇。明洪武 《无锡县志》: “西: 开原乡二十三都有钱桥。” 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西有 “钱桥镇”。


(1)在上海市奉贤区南部。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钱桥,人口1300。明末成聚落,清代成镇。民国时为钱桥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机修、轻工机械、橡塑等厂。奉柘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东部、洋溪河两岸。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钱桥,人口1.6万。镇以桥名。1949年为钱桥镇,195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7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机械、轻工、冶金、化纤、建材等厂。312国道等公路经此,为无锡城区西大门。(3)在安徽省枞阳县西北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老人塝,人口200。镇以境内钱家桥得名。1949年为钱桥、姚山二乡,1956年并为钱桥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钱桥管理区,1961年析置钱桥公社。1984年复为钱桥乡。1992年与官青、石马二乡合并置钱桥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花生、甘薯。有砖瓦、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皮革、塑料、拉丝等厂。庐枞公路经此。古迹有双塘、鲢鱼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迁善村

    今山东禹城市。唐乾元二年(759)禹城县迁治于此。《寰宇记》卷19齐州禹城县载:“乾元二年逆党史思明侵河南,守将李铣于长清县界边家口决大河,东至县, 因而沦溺,今理迁善村。”

  • 唐沟镇

    亦作塘沟。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塘沟。以唐沟河为名。清乾隆 《当涂县志》 卷6 《镇》: 唐沟镇 “在县东南一百里湖阳乡”。

  • 南星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 《淳祐临安志》 卷7: “朱桥,旧名南星。” 明成化中建南新关。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泛指凤山路、江城路、秋涛路、复兴街、滨江大道相交一带。以桥得名。桥宋时名南新,清改今

  • 老岸镇

    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五十二里。旧属滑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 紫微山

    即硖石山。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 硖石山 “一名紫微山,唐白居易尝登此,因以其官名之”。

  • 郑通支线

    从吉林郑家屯 (今双辽) 至通辽 (今内蒙古通辽市)。长115公里。为四洮铁路支线。1921年修筑。今为大 (虎山) 郑 (家屯) 线的北段。

  • 高楼哨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三十七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 “在高山脚下,负山而立,颇为雄峻”。

  • 葛峨镇

    亦作葛万镇。唐置,属荔浦县。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唐武德五年 (622) 置东区县于此。《元和志》 卷37东区县: “葛峨镇在县城内。” 北宋废葛峨镇。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唐

  • 宁国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宁国、芜湖、南陵、泾县、旌德、黄山等市县地。明初复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宁国府置,治宣

  • 乐陵镇

    军镇名。北魏延兴二年(472)置,与东荆州同治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韦珍传》:桓诞降,“以诞为东荆州,令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以奉使称旨,除左将军、乐陵镇”。太和十年(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