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安寺

长安寺

①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西南山脚下。是八大处中第一处。旧称翠微寺。又称善应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康熙十年(1671)重修。前殿为释迦殿,后殿为娘娘殿。寺后有两棵相传是元代种植的白皮龙爪松。

②在今辽宁沈阳市朝阳街长安寺巷6号。明《辽东志》卷1沈阳中卫:长安寺“在城东北隅”。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后多次重修。有天王殿、拜殿、大殿、后殿,布局严整。拜殿内壁上嵌有清道光年间重修碑记两面,大殿东侧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长安寺重修碑记一方,现移沈阳故宫博物院保存。

③原名崇因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重庆第二十六中后山。北宋熙宁初建。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治西八十里为长安洞。相传崇因寺前居民屋内有洞与此通,故崇因寺亦谓之长安寺。”


猜你喜欢

  • 鹊岭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 鹊岭 “路通诸暨”。

  • 沙桥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草寺镇。《晋书·桓振传》:义熙初,“建威将军刘怀肃率宁朔将军索邈与振战于沙桥”。②即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原属镇南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草市。《

  • 永兴场铺

    古名马桑坪,明改名永兴场铺。即今贵州湄潭县东北永兴镇。

  • 九英山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寰宇记》卷107浮梁县:九英山在“县南五十里。黄巢乱唐,宁赓据此以御之, 因名九英”。《方舆纪要》卷85浮梁县:九英山“赓有九子,名皆从山,后人因呼山为九英”。

  • 杨各庄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二十里杨镇。清设把总驻此。

  • 粲霞观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清一统志·荆门州》: 粲瑕观 “唐睿宗女玉真公主建”。有碑。

  • 通漠道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 八里茫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南,一说在阿克苏市东。《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有八里茫。

  • 信平门

    即西安门。又名平门、便门。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王莽改名信平门。

  • 谢家店

    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辉南镇。清宣统初,辉南厅自大肚川移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