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寿县

长寿县

①南朝梁改苌寿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即今湖北钟祥市。北周为石城郡治。隋大业初为竟陵郡治。唐为郢州治。元为安陆府治。元末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置, 九年(1376)废。嘉靖十年(1513)复置,改名钟祥县。

②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属龙泉郡。治所在今山西隰县北三十里。隋开皇初改为隰川县。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西德州。治所在今山西石楼县东五里故县村。贞观元年(627)废。

④元末明玉珍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长寿县。明曹学佺《名胜志》:“《乐温志》曰:乐温山下有乐温滩,在县南四十里。……地气常温,禾稼早熟,故名。《志》以此山人多耆耇者, 亦名长寿山。国初因之置长寿县矣。”明洪武六年(1373)改属重庆府。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⑤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宾州厅。治所在烧锅甸子(今黑龙江省延寿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因县治东有大小长寿二小河。设治时遂以名县。”1914年改名同宾县。


(1)古县名。(1)长,《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作苌。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属竟陵郡。隋为竟陵郡治。唐、两宋为郢州治。元为安陆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省入安陆州。(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治今山西省隰县北。属龙泉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隰川县。(3)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石楼县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属西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石楼县。 (2)古旧县名。(1)元置,治今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属重庆路。明、清属重庆府。原属四川省,1959年划归重庆市。2001年撤销,改设重庆市长寿区。(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延寿县。属宾州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属西北路道。1914年因与四川省长寿县重名,改名同宾县。


猜你喜欢

  • 乱礁洋

    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北、舟山市普陀区南东磨盘洋。《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海”条:“由东而南接象山县界,《志》云:……乱礁等洋抵象山县之钱仓所而止, 皆嘉靖中控御倭夷处。”即今浙江省象山县象山港外磨

  • 塔西河

    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东南塔西河哈萨克民族乡。清 《林则徐日记》 (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 塔西河,“此地居民甚盛,闽中漳、泉人在此耕种者数百家,皆遣犯子嗣,近来闽、粤发遣之人亦多分配于此”。

  • 木黄

    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木黄镇。1934年10月,任弼时、王震、肖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在此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今木黄镇西北隅将军山西麓有“中国工农红

  • 兴盛旺村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由大佘太移治于此。后又徙治隆兴长(今五原县)。

  • 云顶山城

    南宋淳祐三年(1243)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建,以备蒙元军。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云顶山。《元史·纽璘传》:戊午(1258),纽璘率军入蜀,“大破宋军于灵泉山,乘胜追擒韩勇, 斩之,蒲择之兵溃。进围云顶山城,

  • 申村堡

    在今山西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旧唐书·地理志》 晋州汾西县:“武德初,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即此。

  • 昂吉泺

    即鸳鸯泊。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明罗洪先 《广舆图》 (据元朱思本 《舆地图》 增补) “朔漠图” 幅标昂古里脑儿于兴和 (今河北张北县)

  • 桑田

    ①春秋虢邑,后属晋。在今河南灵宝市北二十二里稠桑村西一里。《左传》: 僖公二年 (前658),“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②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三十里桑田。明正统十三年 (1448) 置巡司于此。古邑名。

  • 大鹿山

    ①即犍为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元和志》卷31犍为县:大鹿山“在县(旧治)北一里”。《寰宇记》卷74犍为县:“隋开皇三年废沈犀州,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清一统志·嘉定府一》:犍为山“在犍为县

  • 朐䏰县

    西晋改朐忍县置, 属巴东郡。 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寰宇记》 卷147云安军: “ 《十三州志》: 朐䏰, 地下湿, 多朐䏰虫, 故以为名。” 北周改为云安县。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