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人

阳人

又名阳人聚。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战国策·韩策二》:“郑强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前249),“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汉为阳人聚。


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汝河以北。《战国策·楚策一》:“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后地入秦。《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又称阳人聚。


猜你喜欢

  • 洮阿铁路

    自洮安 (今吉林白城市) 至阿尔山 (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阿尔山镇)。全长337公里。1929年开工兴建,1934年建成洮安至索伦段(称为洮索铁路)。1937年修至阿尔山,故称洮阿铁路。

  • 招北县

    1941年1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招远县北部析置,治杜家村 (今山东招远市西北杜家)。1950年1月撤销,并入招远县。旧县名。又称北招县。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招远县北部析置,治今招远市杜家村。以

  • 密滴

    即今云南弥渡县东南牛街彝族乡。清道光间改名牛街。咸丰六年 (1856) 李文学等领导的彝族起义,曾设府于此。

  • 郧阳府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在郧县 (今湖北郧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郧县、保康县以西地区。清属湖北省。1912年废。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襄阳府置,治郧县(今属湖北)。辖境约

  • 厚坡集

    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旧属邓州。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厚坡集 “在州西六十里,有集”。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元年 (1862) 八月,太平军由淅川马蹬 “入邓州之厚坡

  • 正龙山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清嘉庆《峨眉县志》卷1:正龙山在“县西南五十里”。

  • 哈达门

    ①元大都城十一门之一。本名文明门,俗称哈达门。《日下旧闻考》 卷45引元 《析津志》: 文明门 “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崇文门。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哈达门

  • 东明集

    即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亦曰南东明集。金时移东明县治此。

  • 李荡坪

    在今湖南江华瑶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李荡坪“在江华县东南二百二十五里,接广东连县界。设百总戍守”。

  • 汫洲屿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南汫洲镇。清设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