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泉市

阳泉市

1947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定县析置,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1949年9月改置阳泉工矿区。1951年复设阳泉市。


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面积 4467 平方千米(市辖区655.6平方千米)。人口125.7万(市辖区64.9万)。辖城区、矿区、郊区3区和平定、盂县2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原称沙江口,为平定州辖地。清末采煤、冶铁等工业兴起。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1906年正太铁路(1940年改名为石太铁路)于此设站,因车站位于大、小阳泉村境内,遂命名为阳泉站。1936年形成集镇,为晋东地区商业集散中心。1947年建立阳泉市。1949年1月由河北省石家庄市代管,同年10月改名为阳泉工矿区(县级),改属山西省榆次专区。1951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属晋中专区。1961年复为省辖市。1970年又属晋中地区。1972年恢复省辖地级市。地处吕梁山山间盆地。滹沱河、桃河、温河、南川河、阳胜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市郊农产以谷子、玉米、高粱、小麦、豆类、薯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铬、铅、锌、镓等。硫化铁、铝土储量居全国之冠。有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电子、陶瓷、建材等工业。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石太、阳涉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207、307国道,平左、盂榆等公路经过市区。名胜古迹有关王庙、盂县藏山、平定冠山书院、娘子关、百团大战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三河口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三河口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作“三河场”。集镇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北塘河两岸。属焦溪镇。人口1200。为原三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三河口因北塘河、西沟河、申浦河交

  • 罗铜山

    在今江西铅山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 罗铜山 “在铅山县南五十里。宋政和中产铜。今废”。古山名。在今江西省铅山县南。北宋属铅山县。政和间产铜,故名。

  • 东津浮桥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东津浮桥“在城东景阳门外。永乐八年,因旧址重建,用舟三十,联维以铁索。成化以后,修废不一”。

  • 大方城

    在今贵州大方县。《明史·王三善传》:天启三年(1623),抚臣王三善讨水西安邦彦,“师抵大方”。又《朱燮元传》:崇祯元年(1628),朱燮元“亲率大军驻陆广,逼大方”,皆此。在今贵州省大方县。明天启三

  • 绛州大堂

    在今山西新绛县城内。相传创建于唐,张士贵挂帅寓此,故亦称帅正堂。原为绛州州衙内的正堂。

  • 征 (徵) 祥港镇

    又名惩洋港镇。即今江苏射阳县西北二十八里通洋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阜宁县: “征祥港镇在城东六十里。” 地居通洋港畔,故名。

  • 始阳路

    唐、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南行,经荥经县、汉源县北清溪镇,西越飞越岭至泸定县。《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碉门寨” 条下: “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 曰灵关、曰碉门、曰始阳。而灵关去

  • 丰乐堡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肃宁县“南阳务”条下载:“丰乐堡在县东。亦宋置戍守处。”

  • 九真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清化府。治所在古平县(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部靖嘉县)。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右翼末旗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博木博果尔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