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区域
1914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地置,治所在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吉木乃、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市县地及蒙古共和国科布多河上源、布尔干河上源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属新疆省。
即“阿尔泰地方”。
1914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地置,治所在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吉木乃、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市县地及蒙古共和国科布多河上源、布尔干河上源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属新疆省。
即“阿尔泰地方”。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北田寨河。《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板江”条: 田寨江“出吼江北原, 经田寨、播营、丹竹诸村, 入大江”。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永乐十二年(1614)改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亦作马毛山。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一说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晋书·苻登载记》:登为姚苌所败,“遂奔平凉,收集遗众入马毛山”。即此。《元和志》卷3平凉县:马屯山“在县西。《十六国春秋》云:姚苌与苻登战于高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方舆纪要》 卷54同州大荔县: 铁镰山,“ 《志》 云: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土具黄、白、赤三色,其形如镰,因名”。
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湾东南方之尼科巴群岛。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罗婆斯 “国与麻加那之右山联属,奇峰磊磊,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
本名利胜桥。又名吴江长桥。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吴淞江上。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垂虹桥 “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萦以修阑,甃以净甓,前临具区,横截松陵,湖光海气,荡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之党河。《清一统志·安西州》: 氐置水,“今有党河,亦名锡尔噶勒津诃,发源敦煌县东南山中,北流二百余里,折西流百余里,会南来之一水,又折北流达沙州旧城之东,新城之西
唐方镇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直辖广管诸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钦山港以东除连县、连山、连南等县外大部分地区。兼领桂、容、邕、安南四管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六十里茨河镇。清有千总驻防。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汉水南岸。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茨河,人口 7690。因汉水西岸山坡上有一棵大茨树,倒影水中成景,故名。19
即跋那山。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唐杜佑《通典·州郡三》 榆林郡:“西北到黄河二十里,去纥那山一百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