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陇县

陇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东汉改属汉阳郡。西晋废。

②1913年降陇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陇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为凉州治。西晋废。《晋书·刘曜载记》:“曜亲征陈安,围安于陇城。”即故县城。(2)今县名。在陕西省西部、渭河支流千河上游,西、北与甘肃省相邻。属宝鸡市。面积 2418 平方千米。人口24.8万。辖10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于今城关镇东南筑有汧邑,秦襄公二年(前776年)都此,秦置汧县,属内史。西汉于今固关置郁夷县,汉末寄治于郿县界,后废入郿县。西晋改陇关县,寻废陇关、汧县二县。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境内陇山名改东秦州为陇州,设汧阴县为治所,后改称杜阳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年)陇州和陇东郡随杜阳县移治今城关镇,杜阳县复名汧阴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陇东郡存陇州,五年汧阴县改称汧源县。大业三年(607年)罢陇州。义宁二年(618年)于汧源县复置陇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陇东郡为陇州。元延祐四年(1317年)省汧源县入陇州,属凤翔府。明、清因之。1913年废州改陇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宝鸡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3年8月马鹿区的第三、四、五乡划归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6年直属省,1960年属宝鸡市。1961年属宝鸡专区,1969年属宝鸡地区,1971年属宝鸡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千河流贯中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葡萄、辣椒、烤烟。矿产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磷、铁、铜等。有采煤、酿酒、电池、化工、药材加工、水泥、奶粉等厂矿。宝平、宝天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秦城、唐安戎关遗迹、西汉龙门洞等。


猜你喜欢

  • 大义郡

    北周置,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隋开皇初废。

  • 宛溪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源出市东南三十里驿山南,北流合溪涧诸流,绕出城东为宛溪。东北三里许至三岔河口合于句溪 (水阳江)。唐李白 《题宛溪馆》 诗: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 尚湖

    又名西湖。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四里。北出黄泗浦入江。明王鏊 《姑苏志》 卷10: 尚湖 “一名上湖,长十五里,广九里。上有虞山映带,颇为奇胜”。

  • 宁夷郡

    西魏大统四年(538)置,属雍州。治所在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礼泉县大部分地。西魏末年改为秦郡。西魏置,治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礼泉县地。属雍州。西魏末改

  • 房村驿

    明置,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房村镇。《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房村驿 “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

  • 青窑镇

    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元置巡司于此,明初废。古镇名。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元置巡检司于此。明废。

  • 蔡庄

    即今河南尉氏县南三十五里蔡庄乡。相传东汉蔡邕宅墓及其先世之墓皆在此。

  • 隐静寺

    一名五峰寺。南朝宋建。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隐静山上。唐李白有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又张祐有 《题南陵隐静寺》 诗。

  • 圌山寨

    北宋置,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六十里长江南岸圌山。《元丰九域志》 卷5丹徒县: “圌山一寨。”南宋建炎三年 (1129),韩世宗屯兵于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江、浙。明嘉靖年间,防倭寇侵扰,设重兵于此。北宋

  • 七里濑

    即严陵濑。亦名七里滩。指今浙江钱塘江自建德市东乌石滩至桐庐县南泷口的七里泷峡谷。《寰宇记》卷95桐庐县“严子陵钓台”条:七里濑“亦谓严陵濑”。南朝宋谢灵运有《过七里濑》诗。即“七里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