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郡

陈郡

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永康二年(301)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沈丘、鹿邑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分地。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北魏移治废陈县(今淮阳县),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为信州治。北周为陈州治。隋开皇初废。


秦置,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太康、柘城县以南,扶沟、确山县以东,安徽省太和、颍上县以西,及河南、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领陈、颍川两郡,此后,吕后、文帝两度以郡置淮阳国。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淮阳国除为陈郡,又析郡南部置汝南郡,辖境减缩。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郡置淮阳国,次年国除为陈郡,元康三年(前63年)复改置淮阳国。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国除为郡,次年改为陈国。建安二年(197年)国除为郡,治陈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周口市和淮阳、鹿邑、柘城、太康、西华等县地。属豫州。三国魏复为陈国,以曹植为陈王。后植子志徙封济北王,又改为陈郡。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魏、晋、南朝宋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属信州,北周属陈州。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青沟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东路。又名上甘涧,为东、西甘涧之上源。青沟前有盘谷寺,旧名青沟禅院。清 《日下旧闻考》 卷 116引《四正山居志》: “青沟居盘山之中,群峰围绕,水汇于一,逆流而西,自天

  • 和阗道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

  • 即裴侯国

    西汉征和元年(前92),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刘道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东,右径斥丘县北,即裴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是也。《地理风俗记》曰:列人县西南六十里

  • 古州千户所

    元延祐七年(1320)置,属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万户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后废。

  • 锡郡

    三国魏太和二年 (228) 置,治所在锡县(今陕西白河县东)。景初元年 (237) 废。

  • 南华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六门礁东南约6海里。为一环礁。退潮时露出。中国渔民向称恶落门。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康华里礁。1947年改名南华礁。

  • 方广岩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周围二千丈,可容千人。石乳参差,下垂瀑布千丈。有泉曰龙尾泉。”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为石灰岩溶洞,高约40米,

  • 包家山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钱俨《吴越备史》卷1:唐大顺元年(890),钱镠“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洎秦皇山而还”。即此。《淳祐临安志》卷8:包家山“在城南近郊坛冷水峪。旧多桃花,为春日游览之胜”。

  • 喀图山

    一名哈布图山。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4: 喀图山 “其木多桦杨,其矿多金,其兽多彪虎、黄熊,善搏人,有鸟焉小而善鸣,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良戛尔图之水出焉,南流,伏于戈壁”。

  • 云棚城

    在今江西高安县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云棚城“在州北。唐应智顼屯兵地”。《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云棚城“在府北三十里。又府北五里有断水桥城。隋大业末萧铣、林士宏攻掠江西,土人应智顼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