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
在今山西襄汾县东北约十五里,塔儿山西麓。分布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四村之间,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在遗址地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有木构设施的水井、石灰地面的房基、道路、石灰窑和陶窑等,出土一批陶、石、骨、蚌、玉质的生产与生活用具及铜铃等。1985年底确认为中原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6一前20世纪。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山西襄汾县东北约十五里,塔儿山西麓。分布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四村之间,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在遗址地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有木构设施的水井、石灰地面的房基、道路、石灰窑和陶窑等,出土一批陶、石、骨、蚌、玉质的生产与生活用具及铜铃等。1985年底确认为中原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6一前20世纪。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清一统志·普安厅》: 软桥河 “在厅东三十五里。流入盘江”。
古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海岸之马辰。明张燮《东西洋考》:文郎马神“文郎马神国以木为城,城只一半,余半皆山也”。清谢清高《海录》作马神。
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系沅水别派。南宋绍兴年间,杨么农民军大将夏诚、刘冲分据两岸立寨。宋熊克撰《中兴小纪》卷13:“诚寨南据芷江,东北阻湖,惟西有陆路,又设重城濠,及陷马坑;冲寨北据芷江,东西南皆阻湖。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三里黄河上。《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卷32: “著庸吉哈楚哈随驾至湖滩河朔,回住归化城。” 同书卷35又载: 康熙三十六年 (1697) 正月甲寅,“大将军费扬古奏报于成龙等运米
即今四川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145简州“风俗形胜” 引朱辂 《江月楼记》 曰: “赤、雁二水交注城下。” 《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雁水 “在州城东,即雒水之别名也”。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贞观十一年(637)改微州。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小丘之西。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西南而望,斗折蜿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
即黑龙江副都统。治所在瑷珲城 (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克东南黑龙江东岸,后迁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
在今陕西凤县东南。《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铁炉川营 “在凤县东南一百七十五里。嘉庆二十年,设有守备驻守”。
①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隋开皇五年(585)升为永丰县。②北宋置,属泰兴县。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③北宋置,属招安县。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西永丰镇。④北宋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