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七年 (212),“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即此。《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青泥池 “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 亦曰木山, 在县东一里”。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七年 (212),“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即此。《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青泥池 “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 亦曰木山, 在县东一里”。
明置,在今湖北麻城市东。《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东馆驿“在县东。今废”。
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载: “洪家楼在 (历城) 县东七里。明洪侍御别业,后为尹象贤书楼。” 今为洪家楼镇。1958—1987年为历城县驻地。区片名。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部。区
又名二层行溪。即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二赞行溪“在(台湾)县治南二十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 由喜树港入海。台、凤分界处”。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十里。《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梁山关 “在灵山麓,与梁山相连,故名”。
一名清。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 (前629),“秋,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又,成公十八年 (前573),晋栾书、中行偃 “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置,属直隶朝阳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鄂尔土板。宣统三年 (1911) 移治水泉 (今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49年属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玉虹泉“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石壁镌三大字,并有石刻题咏”。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明史·冯胜传》:洪武五年(1372),“至兰州, (傅)友德以骁骑前驱,再败元兵,胜复败之扫林山”。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又旗境有扫林山。《禹贡锥指》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大福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东北有大福坪。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张家林乡。洪宪元年(1916)《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章丘县西有张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