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静州

静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龙平县 (今广西昭平县)。隋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富州。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清化县 (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及南江县西南地。六年 (623) 徙州治地平县 (今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贞观十七年 (643)废。

③唐天授二年 (691) 改南和州置,治所在悉唐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及黑水县部分地。开元时移治清道县 (今茂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静川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静州。大历五年 (770) 徙于山险之地。北宋移治今茂县东。后废。

④五代时,改唐静边州都督府置,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后汉乾祐初,属定难军。后废。

⑤辽边防城。天庆六年 (1116) 升金山县置,治所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郊乌兰哈达苏木公主岭一号古城。金废。

⑥西夏置,治所在保静镇 (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元废。


(1)南朝梁置。治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苍梧等县地。隋大业初三年(607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辖境仅有今昭平县一带。贞观八年(634年)改名富州。(2)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改南和州置,治悉唐县(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西北部、黑水县东南部地区。开元时移治清边县(今茂县西北),后还治悉唐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静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静州。北宋时移治今四川省茂县东。后废。(3)西夏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一带。元废。(4)辽天庆六年(1116年)于泰州金山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东北公主陵一号古城。不久即废。


猜你喜欢

  • 栗亭县

    北魏正始中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北伏家镇。后废为栗亭镇。杜甫 《发秦州》 诗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 复置,属成州。元至元中省入徽州。古县名。北魏正始年

  • 明州

    ①南朝梁置,隋治所在交谷县 (今越南义静省河静南)。辖境相当今越南河静省河静以南地区。隋大业初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越裳县 (今越南义静省甘禄附近)。贞观十三年 (639) 废。③唐

  • 梓山墟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二十里梓山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有梓山墟。

  • 屋床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18引 《滇程记》: “由永昌过蒲骠驿,经屋床山,箐险路狭,马不得并行。过山至潞江之外,为高黎贡山。”

  • 宁夏中卫

    明永乐元年(1403)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中卫县。清顺治十五年(1658)并入宁夏右屯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中卫县。

  • 蛇洋洲

    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斜阳岛。与涠洲斜对,周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螺冈山” 条下: “蛇洋洲亦名小蓬莱,特起海中,如蛇形。周四十里,与涠洲山相对。”

  • 邓城镇

    ①南宋绍兴七年(1137)废邓城县为镇,属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宋史·食货志八》:南宋乾道元年(1165),“襄阳邓城镇、寿春花靥镇、光州光山县中渡市皆置榷场,以守臣措置,通判提辖”。②即

  • 天德江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东岸河)。《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天德江“在府东,下流注富良江。一名延蕴江,又名东岸江。永乐初,黎寇惧讨,役民堙塞江口。寇既平,重加浚治,舟楫复通”。

  • 北津戍

    在今湖北襄樊市。《水经·沔水注》:“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阳矣。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垒是。”

  • 旧魏城

    在今河北魏县西南旧魏县。金、元时为魏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