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南云山公园。《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大云山“在县治东南。俗名大寺山,以下有佛刹也。山不甚高,而延袤数里”。②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西,接邵东县界。《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井冈山市及宁冈、泰和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拔铁山在 “县西南百余里,周回百余里,接泰和县界,牛吼江出焉”。
①亦名峄阳山。俗名距山。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之岠山,接睢宁县界。《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汉书·地理志》 东海郡下邳: “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三十四里天柱山村西。《方
一作迭儿迷。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喷赤河北岸铁尔梅兹。《明史· 西域传》: 迭里迷“在撒马儿罕西南,去哈烈二千余里。有新旧二城,相去十余里,其酋长居新城”。陈诚、李达曾出使于此。
亦名栖贤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三学山“在金堂县东北一十里。上有法海、普贤、广济三寺”。为蜀名山之一。《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王建攻杨晟于彭州,“杨守亮遣其
北魏宣武帝改陕县置,为恒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北周明帝二年(558)复改为陕县。古县名。北魏宣武帝以陕县改名,治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为恒农郡治。北周复为陕县。
又作邬县。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文帝封齐王舅驷钧为邬侯。 东汉改为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属巨鹿郡。东汉改名为鄡县。
即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驻地昌图苏莫。清为阿巴嘎右翼旗驻地。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庐江县有白茅山。《清一统志·庐州府一》:白茅山“亦名白茅岭。路达舒城”。
在今新疆墨玉县东北。《清一统志·和阗》:伯德里克鄂托克“在爱雅克布克色木北八十里,和阗城东北六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