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积寺

香积寺

①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宋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 诗引: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

②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香积村。唐永隆二年(682) 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改名开利寺。院内有一座高十三级、周围二百步的砖塔。唐王维有《过香积寺》 诗。寺院现已毁,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


(1)北魏始建,即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风穴寺。隋改名千峰寺。唐扩建为白云寺。今存开元时所建七祖塔迄。(2)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院内有一座高十三级、周围二百步的砖塔。唐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之句。寺院现已毁废殆尽,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大殿内有善导大师像,为日本佛教徒所赠。塔已残裂为十一级,高33米。后增设塔内楼梯,重建五间硬山式大雄宝殿。其东侧有小型砖塔一座,据传即善导弟子的墓塔。


猜你喜欢

  • 廓定县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山东文登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文登县。

  • 麻川

    青弋江上源之一。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二十里。源出黄山东麓,北至麻口与舒溪合流。《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南有麻川,与舒溪合流入泾县,为赏溪。” 现为太平湖东口巨流。

  • 扎麻尔

    在今西藏聂荣县西南扎玛。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白象山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白象山“在县后数十步,为邑治之主。其形肖象。傍有蜕龙洞。深广各数丈许,相传龙蜕于此”。

  • 之罘山

    亦称芝罘山。即今山东烟台市北芝罘岛。《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三十七年“至之罘,见巨鱼”。《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前94)

  • 半山亭

    ①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北汤河半山间。宋张舜民建。有洼尊石刻。(金)元好问《半山亭招仲梁饮》:“半山亭前浙江水, 只可与君消百忧。”②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西衡山。自岳庙至祝融峰顶,至此方及一半,故名。

  • 集城县

    ①唐初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武德八年 (625) 省入河阳县。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盟州。治所在今河南孟县东南。八年 (625)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汉阳县置,

  • 千工堰

    ①在今河南光山县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千工堰“在县城西。绕城而东,凡数十里,为众水所汇。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筑石障水,负郭数千亩皆资以溉。自是修筑不一。万历十二年,复增修之。寻废”。②在今湖北黄陂

  • 下鄜

    即下郦。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作“下鄜”。

  • 八顿寨土司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