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邱山

高邱山

即高都山。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楚宋玉《高唐赋》 云: “巫山女曰: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寰宇记》 卷148巫山县: 高都山 “高邱盖高都也”。光绪 《巫山县志》 卷6: 高邱山在 “县西北里许。宋玉赋 ‘高邱之阻’ 即此”。


猜你喜欢

  • 抱虎岭

    在今海南文昌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抱虎岭 “在文昌县”。明正德 《琼台志》卷5: 抱虎山 “山石状如虎,左山回抱于右,故名”。

  • 药 (藥) 山县

    南朝梁置,为药南山治。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西南。隋开皇中改为安乐县。

  • 石通洞

    在今湖北建始县西三里朝阳观下。宋黄庭坚游此洞,镌“涪翁”二字于石上,并留诗纪胜曰:“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在湖北省建始县城西朝阳观下。相传为古时五峰禅师修行

  • 空灵滩

    在今湖南株州市南湘江中。亦作空泠峡。《梁书·元帝纪》: 承圣元年 (552),“营州刺史李洪雅自零陵率众出空灵滩,将下讨 (陆) 纳,纳遣将吴藏等袭破洪雅,洪雅退守空灵城”。即此。清光绪《湖南通志》

  • 马牧泽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方舆纪要》卷48灵宝县“马牧泽”条引《三秦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则牧华山,休息林下马牧泽。”《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宇文泰袭高欢将窦泰于潼关

  • 沃洲寨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余里沃洲山麓寨岭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南路军拔贼(裘甫)沃洲寨”。即此。见“沃洲山”。

  • 清江口镇

    一名清江嘴。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清江入长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 林西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林西县 (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后废。唐羁縻州,治今越南老街省老街东。属安南都护府。天宝后废。

  • 武寿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和州。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含山县。古县名。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置,治今安徽省含山县。属和州。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含山县。

  • 南海口关

    明置,属抚宁县。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为戍守要地。《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 南海口关,“天启二年增设龙武营于此。《志》 云: 南海口东五里曰老龙头,极冲也”。清称宁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