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鲊渡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鱼鲊乡。为金沙江主要津渡之一。同治 《会理州志》 卷2: 鱼鲊渡在 “治西南一百七十里”。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鱼鲊乡。为金沙江主要津渡之一。同治 《会理州志》 卷2: 鱼鲊渡在 “治西南一百七十里”。
即张仪楼。战国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重城结曲阿,飞宇起层楼。”南朝梁李膺《益州记》:“成都有百尺楼,后名为白菟楼。”即“张仪楼”。
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元和志》 卷37贺州:“贺水出州东北界,西流,又注临水,郡对临、贺二水,故取名焉。”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即今甘肃清水县牛头河,西南流至天水市境入渭水。《水经·渭水注》:东亭水“亦谓之为桥水也,清水又或为通称矣。水源东发小陇山,众川泻注,统成一水,西入东亭川为东亭水,……又西得清水口,……自下亦通谓之清水
明置。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九十里良和。《明史·地理志》 祁门县:“西南有良禾岭巡检司,后移于苦竹港。”
在今四川高县东北胜天镇。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庆符县: 祭天坝在 “县东北 一百四十里。隘口扼要,上通沙河驿,下通南邑李庄,土民祭天祷雨处”。
即南梁水,亦即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之荆河。《水经·泗水注》:“南梁水自枝渠西南径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
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围道山“四面高爽,中央为大谷,豁然平旷,道路围绕其内,故名”。
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北岩脚镇。旧属郎岱县,有把总防守。
即高句丽之乌骨城。在今辽宁凤城市区东南凤凰山与高丽山之间。周围全长十五、六公里,有南北二门。出土陶片、铁镞及辽、金铜印。明《辽东志》云:“城随山铺砌,可容万余众。”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三十里长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漳浦县东北有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