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踪桥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董璋克汉州,孟知祥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甲申迟明,廷隐陈于鸡踪桥”。即此。《方舆纪要》卷67新都县:鸡踪桥“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弥牟镇北有鸡踪桥。……今湮”。
在今四川省新都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鸡踪桥,义胜定元都知兵马使张公铎陈于其后”,即此。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董璋克汉州,孟知祥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甲申迟明,廷隐陈于鸡踪桥”。即此。《方舆纪要》卷67新都县:鸡踪桥“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弥牟镇北有鸡踪桥。……今湮”。
在今四川省新都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鸡踪桥,义胜定元都知兵马使张公铎陈于其后”,即此。
①南朝宋元嘉中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隋平陈,废入平兴县。②五代晋天福三年 (938) 吴越分嘉兴县置,属秀州。治所在义和市 (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寰宇记》 卷95
①一名东河。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长河“在县东南十里。自运河分流,经县东南十五里,由里山曰由里泾,又东南亦注于无锡县之新河”。②青弋江下游入江口别名。青弋江在今安徽芜湖县
在今山西运城市北石村。 《方舆纪要》 卷41夏县: 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石村, 即峨眉坡高阜也”。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的西南角。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4:卢园乃“宋内侍卢允升小墅,景物奇秀,有池文石甃砌,水洌而深,异鱼种集,所谓‘花港观鱼’即此地也”。
又名斯榆国。秦、西汉时小国,都徙 (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嶲都最大。”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于此置徙县。
①东晋太元中侨置,治所在山桑县 (今安徽巢湖市南约二十里秀芙乡)。南朝梁移治蕲县 (今巢湖市)。北齐废。②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涡阳郡置,属谯州。治所在涡阳县 (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蒙
亦名兴城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流至永丰仓(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合渭入黄河。《新唐书·食货志》:“秦汉时,故谓兴成堰,东达永丰仓。太和初,咸阳令韩辽请疏之, 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堰成,罢挽车之牛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本溪、鞍山、辽中等市县地。元改为辽阳路。明初废。清顺治十年(1653)复置,十四年(1657)徙治沈阳,改为奉天府。辽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南隅。北宋景德年间为纪念汉代合浦太守孟尝建。元代海南海北肃政廉访使范椁 《重修海角亭记》 云: “钦廉僻在百粤,距中国万里而远。郡南皆岸大洋,而廉又居其折,故曰海角也。” 亭内悬苏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