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桥堡
清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鹅桥堡 “在义宁县南十二里。有兵汛守”。
清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鹅桥堡 “在义宁县南十二里。有兵汛守”。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华阴县: “东十三里有隋金城宫,武德三年废,显庆三年复置。”隋置,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唐武德三年(620年)废。显庆三年(658年)复置,后又废。
①西周晋都。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晋成侯自鄂迁都于此,至穆侯又迁都于绛。《左传》:隐公五年(前718),“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曲沃。《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一年
北宋置,属闽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闽安。地当海水潮汐与马江相汇处,为省城福州的门户。《元丰九域志》 卷9福州闽县有闽安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巡司于此。嘉靖中,倭寇突犯闽安,参将尹凤击败之;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衙仪县(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宜春)。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1913析维西县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德钦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1913年以维西县北部阿墩子地区设置(县级),治阿墩子(今云南德钦县升平镇)。1935年改置德
亦作闷海口、胶海口。今越南北部太平省东南红河入海处。《元史·安南传》:至元二十五年(1288)征安南,“(陈)日烜及其子复走入海。镇南王以诸军追之,次天长海口,不知其所之,引兵还交趾城”。
在今山东胶州市东南二十里,当胶莱南河入口之处。胶澳开港以前,为胶东货物出入中心。自青岛兴起,遽形衰落。
又称魍港。即北港。在今台湾云林县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镇 一带。即今台湾省云林县台西乡蚊港村,为新虎尾溪入口处。清代曾是台湾西海岸重要港口之一,后因河口淤塞,港东积有沙丘,遂废。
元置,治所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明洪武初废。
今四川成都市的别称。《太平御览》卷192《成都记》:秦张仪筑成都城,“屡皆倾倒,忽有大龟周行,随其所蹑而筑之,功果就焉,故亦号为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