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岭
即黄泽。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五年 (915),“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于临清”。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河北省武安市西北。为历代穿越太行山主要通道之一。
即黄泽。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五年 (915),“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于临清”。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河北省武安市西北。为历代穿越太行山主要通道之一。
亦作湛涧。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南。源于县西,注入石梁河。《清史稿·地理志》: “其古颍水支津石梁河。……右合湛涧。” 即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十里龙门山南端。唐高宗初年开凿,至上元二年 (675) 完工,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而雄伟的石窟群像。卢舍那佛高17.14米。是唐代雕像艺术珍品。在河南省洛阳市南龙门山(西山)南端。唐
在今浙江兰溪市东。《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灵湖在“县东十九里。长二里,广五十丈,中有泉穴三十六”。
1913年改鲁甸厅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鲁甸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北部,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属昭通市。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37.4万。辖1镇、13乡(含2回族乡)。县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地名巴团。《方舆纪要》 卷122施秉县: 响泉 “在县治内。泉声触石如雷,冬夏不涸,灌溉甚广”。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弘治十五年 (1542) 改为固原州。
①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三国魏徙治新息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界之托欣河。《清一统志·黑龙江》“绰尔河”条:“又托馨河在(齐齐哈尔)城西五百里。东流会绰尔河。”
①即白云观。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金泰和三年(1203)改天长观为太极宫。元初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太祖之召,涉沙漠至雪山后还燕京(今北京),居住于此。太祖二十二年(1227)改称长春宫。②在今陕西西安城北部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乞伏傉大寒自苑川“迁于麦田无孤山”。《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城西。”即此。在今甘肃省靖远县东北。十六国时西秦曾于此建都。《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