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大垩山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176黔州: 黄连大亚山 “在黔江县东北四十二里”。相近为黄连小垩山。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176黔州: 黄连大亚山 “在黔江县东北四十二里”。相近为黄连小垩山。
即今山东乐陵市。《明史·地理志》 乐陵县: 洪武二年 (1369) “移治富平镇”,即此。古镇名。即今山东省乐陵市。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乐陵县治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两山对峙,东曰香山,西曰龙门。石壁峭立,伊水中出。壁间凿石龛石佛大小千数,多后魏及唐时所凿。唐韦应物《龙门游眺》:“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一名车道岘。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南七十里,接定西县界。悬崖绝壁,仅通一路。《明通鉴》:洪武三年(1370),“大将军(徐)达师自潼关出西道,元库库退屯车道岘”。即此。
亦名大洞。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北二十四里玉案山上。《元混一方舆胜览》: 玉案山 “在滇池西北,佛刹多,筇竹为最。寺僧修行极清苦,有终身不下山者”。《明一统志》 卷86云南府: 筇竹寺 “在玉案山。唐贞观初建。其寺深
清置,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十方寺堡“在承德县(今沈阳市)西北九十里。相近有辽滨塔堡”。民国《奉天通志》卷76:辽河西南经辽滨塔村, “村中有塔,因地而名之曰辽滨塔”。
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属广汉郡。治所即今四川什邡县。武帝时省入雒县。古县名。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治今四川省什邡市。属广汉郡。武帝废入雒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隋置,属牂牁郡。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平伐镇。唐属牂州。后废。③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明皇讳改隆化县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北宋熙宁三年
①隋开皇七年 (587) 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古城。《元和志》 卷4榆林县: “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 二十年 (600) 为胜州治。大业三年 (607)改
北宋置,属临桂县。在今广西鹿寨县北。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北宋属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