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鹤山

黄鹤山

①本名黄鹄山,俗名鸿鹤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黄鹤山,“宋高祖丹徒人,潜龙时,常游竹林寺,每息于此山,常有黄鹤飞舞,轩名黄鹤山,后改竹林寺为鹤林寺”。

②一名黄鹄山。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唐李白 《望黄鹤山》 诗云: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即此。《太平御览》 卷48黄鹤山: “ 《江夏图经》 云: 旧传云,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山。故以为名。”


即“蛇山(1)”。


猜你喜欢

  • 石空渠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北岸。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石空渠“在黄河西。长七十三里,溉田一百七十余顷。弘治六年,参将韩正又加修浚而胡马不能渡矣。 口狭腹阔,俗呼为缸子渠”。

  • 斧柯山

    又名烂柯山。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北栏柯山。《寰宇记》 卷159端州高要县: 烂柯山 “一名斧柯山”。宋苏易简 《砚谱》 云: “端溪有斧柯、茶园、将军地,同是一溪,惟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一两呵汗津滴

  • 苏木哈喇垓

    亦作苏木哈喇灰。即头堡驿。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头堡。《清一统志·哈密》:苏木哈喇垓“在哈密城西六十里。亦名头堡”。

  • 僰溪

    ①亦名綦江、夜郎溪。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元和志》 卷30南州南川县: “僰溪水,在县南四十步。” 《寰宇记》 卷122南川县: 僰溪水 “南自废丹溪县来,北流经县东南四十步,又北入渝州江津县界”。

  • 百善道驿

    又名百善铺。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记》云:古有百战道也。”

  • 乌海城

    即今青海玛多县东北黑海乡。《新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670)征吐蕃,“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即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北黑海。《新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入

  • 闽王王审知墓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南麓斗顶山。王审知 (862—925) 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闽,五代梁封为闽王。同光三年 (925) 卒,谥忠懿。其墓原在凤池山,后唐

  • 官升 (昇) 店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四十里官升镇。清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官升店场在 “县东南八十里”。

  • 高滩场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南高安镇。清光绪 《垫江县志》 卷2: 高滩场在 “治东四十里”。雍正七年(1729) 设县丞,嘉庆三年 (1798) 裁。宣统间改置高滩镇。1941年改为高安镇。

  • 绸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乌伤县(今浙江义乌市)。《新唐书· 地理志》: 绸州 “因绸岩为名”。辖境相当今浙江义乌市地。七年 (624)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乌伤(今浙江义乌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