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昌郡
①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蕲春县蕲水以东及黄梅县地。永明四年(486)改属豫州。梁废。
②南朝梁置,属北江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省黄陂县北)。《梁书·邵陵王纶传》:王僧辩以舟师一万逼纶,纶败,“于是复收散卒,屯于齐昌郡”。即此。北齐废。
③北齐置,为罗州治。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南朝陈为蕲州治。隋开皇初废。
南朝齐置,治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部一带。隋开皇初废。
①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蕲春县蕲水以东及黄梅县地。永明四年(486)改属豫州。梁废。
②南朝梁置,属北江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省黄陂县北)。《梁书·邵陵王纶传》:王僧辩以舟师一万逼纶,纶败,“于是复收散卒,屯于齐昌郡”。即此。北齐废。
③北齐置,为罗州治。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南朝陈为蕲州治。隋开皇初废。
南朝齐置,治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部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6武定军民府:佐邱山在“府西北二十五里。中平坦,有泽广五亩,水泉无盈涸,名洗马池,分流东注,一为勒溪洟,一为东波洟”。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三十里嘎他。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中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左能。属临安府。辛亥革命后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十五里,即秦岭之北谷。《方舆纪要》 卷55宝鸡县: 益门山 “山岩险阻,有事梁益者必取道于此,故曰益门。元末设城屯军,为据守要地”。
即今安徽潜山县南二十五里王河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潜山县南有王家河。
在今浙江东阳市西南八里。岘山二峰对峙,西岘飞瀑数丈,下注于涧,淙淙如漱玉。北宋熙宁中,王概作亭涧上,名水乐亭。苏轼有《东阳水乐亭》诗(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苏辙有《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在今浙江省东阳
西晋太康二年 (281) 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改为西安县。
唐置,在今山西襄垣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元年 (954),“北汉兵屯梁侯驿”。即此。在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合契丹兵南下进屯梁侯驿,昭义帅李筠遣其
指清、民国年间玉树二十五族土司,住牧地在今青海南部曲麻莱、杂多以东,巴颜喀喇山以南之玉树藏族自治州。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下:“玉树二十五族,囊谦千户为之长,本应称囊谦等二十五族,其名乃正。而《卫
①古九州之一。在今陕西、甘肃二省和青海省东部地区。《尚书· 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 释地》: “河西曰雍州。” 《周礼· 职方》:“正西曰雅州。” 黑水所指,说法不一,有谓今甘肃张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