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都尉丞
官名,为三辅都尉的佐官,助都尉行施职权。详“三辅都尉”条 。
官名,为三辅都尉的佐官,助都尉行施职权。详“三辅都尉”条 。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名,也写作先马,侯出行时为先导。西汉置,东汉省。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孝文帝改定内官时,与女酒、女食等视五品。
国民政府主席,又称主席委员,为中华民国政府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民政府,但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国民党政府“行宪”以前的国家元首。其职权因政情和人物的的变动而有不同,多数时候只是名义上的元首。参见“国民政府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海军部设置, 以司长为主官, 下设修造、机务,材料、电务四科,分理本司事务。
明、清对儒学教官之别称。
官名。明清置,属詹事府,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
监狱名。《北堂书钞》卷四十五说:“《白虎通》云,《周礼》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桀拘汤;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玉篇》、《华岩经音义下》亦均谓囹圄为周代狱名。惟《礼记·月令》疏谓囹圄为秦的狱名。沈家本《
县特置属吏。南朝时县令亦常加将军之号,惟不置军府,特置参军一职以佐理军务。《宋书·朱龄石传》记龄石“迁武康令,加宁远将军。……武康人姚系祖招聚亡命,专为刼盗……龄石至县,伪与系祖亲厚,召为参军……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