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林苑监

上林苑监

官署名。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议开上林苑,太祖朱元璋因其有妨民业而止。永乐五年(1407)始设于北京,为正五品衙门。置左、右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下设良牧,蕃育、嘉蔬、林衡、川衡、冰鉴及典察前后左右等十署。洪熙(1425)中,併为蕃育、嘉蔬二署。宣德十年(1435)定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分置典署一人,署丞一人,录事一人。掌所辖苑地,东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今属河北),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今永定河),督种植畜养之事,以供祭祀、宾客、宫府之用。正德(1506—1521)置监督内臣九十九人。嘉靖元年(1522)革八十人,并革蕃育、嘉蔬二典署,林衡、嘉蔬二录事。


官署名。明置,掌苑囿、园池、牲畜、树种等事。其主官为左右监正、左右监副、左右监丞。其属有典簿厅、良牧署、蕃育署、林衡署、嘉蔬署,各典署一人、署丞一人、录事一人。见《明史·职官三·上林苑监》,参看《历代职官简释·上林苑监》。

猜你喜欢

  • 治礼

    官名,汉置,属大鸿胪,职似太常属下的治礼郎,掌礼仪导引。《后汉书·礼仪下·大丧》:“治礼引三公就位……太祝令跪读谥策,太尉再拜稽首,治礼告事毕……治礼引太尉入就位。”

  • 同提举详定一司敕令所

    官名。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置,以参知政事兼任,掌编纂敕令。

  • 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位在备身正都督下,佐其协领备身五职,负责宫禁侍卫。从五品上。东宫亦设,称“太子备身副都督”。

  • 镇守辽东等处将军

    见“盛京将军”。

  • 知弹侍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员额一人。御史提出的弹劾事件,都须经过台的长官署名。凡属大事,由长官另用方幅上奏,小事则只在御史的疏末署名押奏。知弹侍御史即为协助管理此项事务者。

  • 王府典宝正、典宝副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典宝所,置典宝正一人,秩正八品,掌王宝、符牌。其副职有典宝副一人,秩从八品,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裁革。

  • 里典

    官名。又称“典”。战国秦置。闾里的行政长官。《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 “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伍)丙”。乡吏名。秦在战国时置里正,管理一里事务,后为避秦王赢政之讳改称里典。参见“里正”。

  • 神士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说,凡以神仕者,掌理三辰的推算方法,图画人鬼天地神祗的位次,分别名号物色。北周用其意置神士中士,正二命;神士下士,正一命;属太祝下大夫。

  • 知大宗正事

    见“大宗正司”。官名。宋置,为大宗正司的主官,见“大宗正司”。

  • 北门南牙

    官名别称。唐朝以北门谓羽林诸将,南牙谓宰相。《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附马都尉安阳王同皎曰:“北门南牙, 同心协力, 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胡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