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计掾史

上计掾史

参见“上计掾”。


官名,汉置。汉初每年终郡国要向朝廷汇报本郡本国的人口、钱粮、赋税、垦田、盗贼等情况,这汇报情况的本子叫“计簿”,送计簿的官吏称“上计吏”,主汇报者称“主计吏”。起初由国王郡守亲送计簿到京城,向皇上或三公汇报,后改由郡丞、王国长吏代行汇报,其随从者有郡掾郡史,合称掾史,这随从上计簿汇报的掾史,就称上计掾史。这是临时性的职事,其本职事还是郡掾史之职事。参看“上计吏”条。

猜你喜欢

  • 鼓厅衙门

    见“登闻鼓厅”。

  • 永宁宫

    宫名,三国魏明帝郭皇后居此宫,故为之代称。《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明元郭皇后》:“明帝即位,甚见爱幸,拜为夫人……帝疾困,遂立为皇后。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

  • 小司金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司金中大夫”。

  • 常务次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政务次长”。

  • 庾司

    宋朝诸路提举常平司别称。

  • 山东司郎中

    官名。即“山东清吏司郎中”。

  • 扬武将军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后25—后56)初置,东汉末曹操亦置。统兵出征。南朝宋列为五武将军之一。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第四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凉、西凉、西秦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

  • 右监门卫将军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监门府将军为之,置二员,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出。宋朝置为环卫官,无职掌,无定员、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官。神宗元丰(1078—1085)

  • 偏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主将之下的副将、小将。新莽时曾普赐诸郡卒正、连帅、大尹此号。东汉、三国时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低者,仅高于裨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八品 (一说魏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

  • 武榜状元

    武科目殿试取录的第一名。明朝旧有武科,无武科殿试,故仅有武举人,无武进士、状元之名。崇祯四年(1631)始开武殿试,钦定一甲三人,以王来聘能舞百斤大刀,定为状元,授副总兵。清沿其制,光绪二十七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