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传使者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公爵。《汉书·王莽传》:“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
学校名。唐朝凡县皆置,经学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25~50人不等。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诏设学养士,颁经及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各县亦设学,教授生员。
王庭,也写作王廷,即帝王视政的殿庭,也泛指朝廷。《周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以君子决小人,故可以;显然发扬决断之事,于王者之庭,示公正而无私隐也。”《三国志·魏书·
南北朝官职制度。亦称行某州或某府事,还有行某戍或某州军事等。指以他官代行某官职权。南朝多以较低官阶代行较高官职,如以长史、司马、太守代行刺史职权等。由于当时多以年幼皇子为将军、刺史出镇诸州,以其长史为
官名。为辽北枢密院中丞司的长官,见“北枢密院中丞司”。
县纲纪吏名。秦置,印汉代的县功曹之职。见“县功曹”。
官名。乡官。春秋齐国置。掌闾门开闭。《管子·立政》:“置闾有司,以时开闭,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辟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色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漆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北周置。统兵。周武帝宣政元年(578),郭衍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正五命。官名。《韩诗外传》记楚人熊渠子夜行见卧石,以为是伏虎,弯弓射之,箭入,下马视之,始知为石。后遂以熊渠为武士之名。晋左卫有熊
官名。北齐置。从九品上。参见“特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