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九嫔

九嫔

① 《周礼》女官名。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② 女官合称。西晋武帝内官,为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 改置昭仪、昭容、昭华以取代修华、修仪、修容,明帝泰始三年(467)又改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南齐遵晋制,梁承宋制,陈从梁制。隋炀帝改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唐朝改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宋、金遵唐制。明嘉靖十年(1531)改置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说:“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礼记·昏义》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后汉书·皇后纪》:“《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汉书·王莽传》:“备和嫔、美御、和人三,位视公;嫔人九,视卿;美人二十七,视大夫;御人八十一,视元士。”后世多沿置,唐朝王后以下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称为九嫔。见《新唐书·后妃传》。

猜你喜欢

  • 议政大臣

    见“议政王大臣会议”。

  • 左傅

    官名。明太祖洪武三年 (1370) 于各王府分置,各一人,从二品,以辅弼诸王。九年罢。

  • 火长

    古代的小军官.《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唐府兵之制,以十人为火,置火长。

  • 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敦睦宫汉人军民之政。亦称“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 安抚副使

    官名。唐德宗贞元(785—805)时始置,为安抚使副贰。宋朝诸路有灾伤,朝廷例遣官安抚,时或特命安抚副使,以诸司副使以上充任。金朝置为安抚司副长官,正三品。明朝置为安抚司土官,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从六

  • 武略中郎将

    官名。三国蜀置。杜琪与樊歧同时任此职,琪以此职行参军,歧领从事中郎。(《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官名,三国蜀置,杜祺以武略中郎将行参军,樊岐以武略中郎将领从事中郎。《三国志·

  • 宫大内司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之首,主管宫内事务。《大魏宫内司高唐县君杨氏墓志》:“(自文绣大监)改授宫大内司。”(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六)参见”内司”。

  • 右司驭

    见“司驭中大夫”。

  • 书启

    清代知县幕宾名。掌理书札文牍。

  • 尚符玺郎

    官名。亦称符玺郎中,属符节令。以郎官而掌符玺,故名。东汉员四人,二人在中,主符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官名,汉置,掌皇帝符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殿中常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