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关都尉

关都尉

官名。秦置。入汉因之。函谷关、武关、玉门关、阳关皆置。掌守卫关隘,稽察行人,征收关税。其中函谷关尤为重要。西汉文献凡称关都尉而不冠地名者,皆指函谷关都尉。当时重视关都尉人选,或以才能,或以大臣子弟、皇帝亲信为之。东汉初沿置,建武六年(后30)省,十九年复置。至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 自函谷、 大谷、 广城、 伊阙、 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并置都尉,称“八关都尉”。


官名。秦置,汉因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建武九年省(见《后汉书·光武帝纪》),灵帝中平元年三月复置(见《后汉书·孝灵帝纪》),掌收敛关税,稽察行人车马,守护关口(见《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关都尉》)。《后汉书·阴识传》:“帝甚美之,以为关都尉。”西汉时函谷关、武关、玉门关、阳关皆置,文献中不冠关名的关都尉,皆指函谷关都尉。东汉时又加置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七关都尉,加函谷关都尉,合称“八关都尉”。

猜你喜欢

  • 一统志馆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 媵臣

    原本为媵,后任其为臣。《史记·殷本纪》:“伊尹……为有莘氏媵臣……汤举任以国政。”注:“《列女传》曰:汤妃有莘氏之女。”《史记·秦本纪》:“缪公任好……四年,迎妇于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晋献公灭虞、

  • 小宾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司次官,员一人,亦称小宾部或宾部下大夫,佐宾部中大夫掌南朝陈、北齐、突厥等敌国使臣晋见皇帝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

  • 四京

    宋初建都于汴,沿五代旧制称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以宋州为太祖旧藩,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建号南京;庆历二年(公元1043年)又将真宗亲征时曾经驻跸

  • 羽林士

    官名,汉置,俸比三百石,掌送从。《后汉书·孝顺帝纪》:“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又取从军事死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光武

  • 太常丞

    官名。两汉魏晋南北朝为太常副贰,员一人,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具体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议礼制。两汉多用博士、议郎充任。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南朝宋七品,梁五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增置少卿为

  • 部照

    见“官照”。

  • 总统府参议

    官名。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员额若干人,由总统府聘任之。

  • 弹劾

    官制用语。国家监察制度之一。即由监察官员对政府官吏的违法或失职行为提出检举,请求惩治。秦汉以来,历代设有御史等官,专司其职。

  • 右金吾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候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与左金吾卫同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以执御非违,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下设长史、录事及仓、兵、骑、胄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