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卒长

卒长

官名。① 周朝设。为下级武官,又称“连长”。《管子·小匡》: “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轻重乙》: “兵接弩张,谁能得卒长者,赐之百金。”又《周礼》夏官之属,军制百人为卒,其长官为卒长,上士爵。②太平天国军中及地方之职官。又名“管长”、“营长”。起义之初即仿古制设。军队基层编制为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每卒设卒长一人,以前、后、左、右、中和一、二、三、四、五编营系衔。其前、后、左、右、中与所在旅番号同,一、二、三、四、五则用以区别五个卒长。如“前二军右营后营后一卒长”,右营指所在师,后营指所在旅,后一指后营旅帅属下一卒长。另有职同卒长,数不可考。地方以一百零五家(一说一百家)为一卒,设卒长一人为乡官,由地方推举。专司一卒民事、赋役和征兵事,然不如军中位尊。


官名。周置,掌管一百兵卒。《周礼·夏官·司马序官》:“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

猜你喜欢

  • 典马令

    官名。北魏置。《魏书·长孙肥传》: 长孙安都“显祖时,为典马令。”

  • 主管仙诏公事

    女官名。宋朝尚书内省置,原名管干仙诏公事,南宋改称。

  • 五计司

    辽朝官署合称。又称五京计司。辽在上京设盐铁使司,东京设户部使司,中京设度支使司,南京设三司使司,西京设计司,各领一方赋税、度支、盐铁等事,合称五计司。

  • 中京按问使

    官名。辽置,属南面京官。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耶律和尚曾任此职。其职掌似为按察中京道所属州县,如唐按察使之职。其官署称中京路按问使司。

  • 选士

    北洋政府时期学绩试验中省试录取者的称号。见“省试(2)”。

  • 兰台大夫

    官名。即秘书丞,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秘书丞。

  • 佐将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 (1860) 始设。在此之前,为军中带兵官之通称,后逐渐演变为次于主将的正式职官。又有大佐将之职,官阶亦低于主将。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在前期,佐将是

  • 酒坊副使

    官名。宋朝改内酒坊副使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废。

  • 江苏司员外郎

    即“江苏清吏司员外郎”。

  • 土通判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文职。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设有,设于府或土府内。正六品。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吏部。详“土官”。文职土官名。清制,四川省置二人:石砫厅属一人,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