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司

南司

① 御史中丞别称。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御史中丞为台中长官,故名。《宋书·江淹传》:“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曰: “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 今为南司,足以震惊百僚。”② 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通称。时三省共议国政,其署皆设在宫禁南,故名。亦称“南衙”。《旧唐书·宋申锡传》: “谋反者适宋申锡耳,何不召南司令议? ”


1、指御史中丞。南北朝时御史台在尚书省南,称南台,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称其为南司。《通典·职官六·中丞》:“自齐梁皆谓中丞为南司。”《梁书·江淹传》明帝谓江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2、指宰相官署。唐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议国政,为宰相职务,三省皆在大内南面,所以叫南司,又叫南衙。《旧唐书·宋申锡传》:“谋反者适宋申锡耳,何不召南司会议?”

猜你喜欢

  • 掌闱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宫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改正八品。为司闱、典闱之佐,协掌宫闱管钥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金皆置,正

  • 礼部书籍库

    清礼部的内部机构。掌储藏书籍。每届顺天府乡试、会试期间,将朝廷颁布的书籍送考官检阅,事毕取回存库。本库由尚书酌派司员管理,无固定员额。

  • 中安宫

    宫名,汉哀帝太后居之,置少府、太仆,秩皆中二千石。《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帝太后称中安宫……各置少府、太仆,秩皆中二千石。”

  • 太子左右监门

    东宫武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六品,掌门卫禁钥。

  • 内弘文院学士

    见“内三院学士”。

  • 承值所

    清末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原商部司务所的改设,掌收发文件、翻译电报,看管印信并稽核各项印文。

  • 禁圃令丞

    官名。汉武帝时置禁圃令及丞,属水衡都尉。禁圃可能是上林苑中栽培蔬菜之类的园地。《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禁圃有两尉,而《封泥考略》卷一有“禁圃左丞”封泥,可能禁圃有左右两丞,而禁圃两尉是两丞之误。

  • 儒士科学

    选举制度。明朝科举制度,凡儒士可不经府、州、县学,直接参加乡试。

  • 直隶甲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漕标副将

    官名。清朝督理漕粮之武官。隶于总潜设一人,从二品。统辖漕标营兵。掌催护粮艘之事。下设游击一人,都司二人,守备二人,管理塘务一人千总四人,把总十八人。官名,清朝有漕标副将,为漕运总督的属官,负责催护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