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
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部为核心,包括楮特部、突举部,共三部。辽太祖阿保机取代遥辇后,以弟苏为南府宰相,统辖三部。辽建国后设南府左右宰相,以皇族充任,佐理军国大政,其地位低于北院枢密使。圣宗以后,间亦以汉人任此职。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
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部为核心,包括楮特部、突举部,共三部。辽太祖阿保机取代遥辇后,以弟苏为南府宰相,统辖三部。辽建国后设南府左右宰相,以皇族充任,佐理军国大政,其地位低于北院枢密使。圣宗以后,间亦以汉人任此职。
官署名。明朝于各王府置,隶王府长史司。置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掌陈仪式。
公府诸曹之一。西晋杨骏为太傅时府内置田曹,设属一人。东晋初,晋元帝镇东丞相府始置田曹参军,南朝宋齐公府沿置。北魏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则置田曹行参军。北周亦于大丞相府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置田曹参军。
官名。① 《周礼·夏官》属官有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西魏末、北周为军司马中大夫、上士、中士、旅下士简称,隶夏官府。掌兵事。②领兵武官。两汉校尉所领营部,置其官以佐之。不置校尉之部,则置为长官,又置军假司马
官署名。明初置,掌御马。其官有司正,正五品;副司正,从五品。见《明史·职官三》。
三国魏关押质任的机构。官亦作宫。《三国志·魏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保官空虚,初无(资)〔质〕任。”参见“质任”。
司天台丞、司天监丞之简称。
官名。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唐朝德宗兴元元年(784)始置,位都统之下。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掌征伐,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朝置“副都统制”,简称副都统,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亦非常职。辽、金亦有
即“第二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参见“第二领民酋长”。
官名。宋朝南、北外都水丞司属官,掌有关河埽之事。官名。宋置,属都水外监。埽是古代治河工程中用以护岸和堵口的器材。其初多以柳七草三捆扎而成,后多代以秫秸预储以为抢险之用。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后宫内祭祀祝祷。位卑,多以女奴充任。《周礼·天官·女祝》: “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祠之事。掌以时招梗禳之事,以除疾殃。”《天官·序官》郑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