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左右寺副
官名。明清之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各有寺副一人,为寺正的副职,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裁撤。
官名。明清之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各有寺副一人,为寺正的副职,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裁撤。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官署名。明置,掌造军器。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七品。
官名。见“司仆寺”。
即“管粮通判”。
唐宋户部、刑部诸司郎中统称。北宋前期,叙迁转前行郎中。
武官名。属“骁骑营”,掌分辖营兵。参见“骁骑营”。
官名。清代的厅原为知府的佐贰官同知、通判的办事处所。清制多分派同知或通判专管某一地区,因此逐渐与辅佐知府的同知、通判区别开来。后来在新设治的地区,不便设县或府,乃设厅,由同知或通判为长官,于是厅就成为
官名。三国吴置。① 即武昌右部督。孙权分武昌为二部,右部督掌自武昌上至蒲圻军事。②即“太子右部督”。官名,三国吴置。孙权把武昌驻军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置督一人,左部督负责下游防务,右部督负责上游防务。《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