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天官府

天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时,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总管全国各项事务。领司会中大夫、宗师中大夫、左右宫伯中大夫、御正中大夫 (后置上大夫)、御伯中大夫(后改纳言中大夫)、膳部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太府中大夫、计部中大夫、司内上士等属官,各司其职。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旧。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署名。北周依《周礼》设置,掌宫廷事务与财货。长官为太宰,若被皇帝任命为执政官,则总摄其他五府,为六卿之首,称为大冢宰卿,小冢宰卿为其副职。属官有御正上大夫,司会、宗师、左右宫伯、纳言、膳部、计部等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司内上士诸职。

猜你喜欢

  • 一品大夫

    “一品大夫”是“光禄大夫”的别称。清朝文官散阶正一品称“光禄大夫”,所以“光禄大夫”在清朝又别称“一品大夫”。汉朝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俸比二千石,掌论议。东汉光禄大夫,也俸比二千石,掌顾

  • 东宫斋帅

    即“太子斋帅”。

  • 乣军

    辽金元时期称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为乣军。辽代始置,按隶属关系分,有遥辇乣、各官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及黄皮室乣、咸州乣等七种,设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统属于节度使,以游防镇

  • 东汉以后,用作官署名称,如尚书台、御史台,故亦常作为这些官署的省称。两晋南朝又作为朝廷禁省及中枢政权机构的代称,故禁城称台城,禁军称台军等。后世亦用作对高级官吏的尊称,如制台、抚台、藩台等。官署名。汉

  • 中央学会

    教育部直属机构。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布《中央学会法》,规定中央学会直属教育总长,以研究学术、增进文化为目的。会员无固定员额,由具备下列资格之一者互选:一、在国内外大学或

  • 朝元

    明清时科举之制,称朝考第一名为朝元,参见“朝考”。

  • 巫马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治疗马疾。《周礼·夏官》: “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人。马死,则使其贾粥之,入其布于校人。”官名。周置,掌治马病等。《周礼·夏官·巫马

  • 同知经筵

    官名。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始置。以开设经筵讲席,定经筵仪注,命内阁大学士二人同知经筵事,翰林院、春坊经局及国子监祭酒等官进讲经史。

  • 注册局

    官署名。清末商部附属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设。掌商标等注册事宜。原由江海关、津海关管理的标牌注册局作为沪、津二分局,归其管辖。置章京六人,供事四人。清末商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 明堂

    周朝天子处理政务之场所。朝令、祭祀、庆赏、选士、养老等国家大典都在明堂举行。《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