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乐丞

太乐丞

官名。又作大乐丞。秦朝奉常属官,太乐令副贰。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隶太常,东汉改大予乐丞。三国魏置为九品。南朝皆置,梁为三品勋位,隶太常卿。北齐、隋唐为太常寺太乐署次官,隋朝置二员,正九品下; 唐朝置一人,从八品下。辽、金置为太常寺太乐署次官,金朝为从七品。元世祖中统五年 (1264) 置为太常礼仪院太乐署次官,一员,从七品。


官名,又名大乐丞,秦置,汉因之,为太乐令之副,助令掌乐事。秦和汉初属奉常,汉景帝中六年改属太常。东汉改称大予乐丞,助令掌伎乐,及国祭祀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汉书·百官二·太常》。三国魏沿置,为九品。南朝皆置,属太常卿。北齐、隋、唐为太常寺太乐署副长官;隋朝二人,正九品下;唐一人,正八品下。辽、金为太乐署次官,元为太常礼仪院太乐署副长官,员一人,从七品。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新唐书·百官三·太乐署》。

猜你喜欢

  • 太官献丞

    官名,汉置,掌贡物。《汉书·张汤传》:“元帝初即位,诏列侯举茂材,勃举太官献丞陈汤。”注:“苏林曰:献丞,主贡献物也。”按:《张汤传》作“太官献丞”,而《陈汤传》则作“太官献食丞”。官名。为西汉太官令

  • 汉人行宫都部署院

    官署名。辽朝置。又称“汉儿行宫都部署院”、“南面行宫都部署司”。总领诸行宫汉人之事。设都部署、副部署等职。

  • 宝谟阁学士、直学士

    官名。见“宝谟阁”。

  • 匈归都尉

    官名,汉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汉书·地理志下·上郡》:“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属并州。”注:“师古曰:匈归者,言匈奴归附。”

  • 太仆寺少卿

    见“太仆少卿”。官名。北魏始置太仆少卿,北齐称太仆寺少卿,为太仆寺的副长官,历代沿置。参见“太仆寺”。

  • 工务局

    市政机关,民国时置,掌管市内道路、桥梁、沟渠、堤岸等公共建筑物的经营管理监督修建等。设局长一人,总理局务。

  • 顺天府丞

    官名。明清顺天府之属官。明永乐十年(1412),设,一人,正四品。为府尹之佐贰,兼领学校。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官一人,亦为正四品。兼提督学政衔,乾隆五十八年(1793)停兼衔。另设学政一官。

  • 民部吏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

  • 司藏小底

    辽朝杂役名。属著帐户司承应小底局,由著帐户充任,为宫帐服役。

  • 少卿

    官名。① 春秋郑国置。《左传·昭公三十年》: 郑游吉曰: “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我先大夫印段实往,——敝邑之少卿也。”杨伯峻引沈钦韩补注: “少卿,下卿也。”②北魏以后九卿或诸寺(司)次官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