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医丞

太医丞

官名。秦、西汉太医令副贰,少府、太常皆置。东汉唯少府置。三国曹魏、孙吴皆置。南朝皆置,宋一员,隶侍中; 南齐一员,隶尚书省; 梁二员,隶门下省,为流外三品蕴位。北齐始为太常寺太医署次官。隋、唐、五代俱为太常寺太医署次官,隋一员,从九品上; 唐二员,从八品下。宋朝隶太医局,北宋前期以选人知太医丞事,神宗熙宁四年(1071)始专置,哲宗元祐(1086—1094)时定为从七品。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太医院为正五品,设一员,二十二年改为院判。


官名,秦汉皆置。员二人,方丞一人,掌治疗;药丞一人,掌药剂。有的属少府,掌给宫中治病;有的属太常,掌给百官治病。三国时魏、吴皆置。南朝宋置一人,属侍中;南齐一人,属尚书省;梁二人,属门下省。北齐为太常寺太医署副长官。其后,隋唐五代皆为太医署副长官。隋一人,从九品上;唐二人,从八品下;宋属太医局,从七品。明末改称太医院院判。

猜你喜欢

  • 京师警察厅刑事所

    京师警察厅内部机构。承司法处之命,分管刑事事项。设巡官二至三人,巡长十一至十二人。

  • 乘黄署令丞

    官名。乘黄为良马之名。北齐太仆寺有乘黄署,置令及丞,掌诸辇辂。隋唐沿置。唐制乘黄署令一人掌皇帝车辂及驯驭之法。副职有丞一人,属官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八人,驾士一百四十人,羊车小史十四人,掌固十四人。

  • 乣军

    辽金元时期称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为乣军。辽代始置,按隶属关系分,有遥辇乣、各官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及黄皮室乣、咸州乣等七种,设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统属于节度使,以游防镇

  • 崇贤馆

    官署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置,高宗显庆元年(656)置学生二十人,上元二年(675)改为崇文馆。参见“崇文馆”。官署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置,设学士等官,掌管经籍图书,教授诸生等事,详见“崇文馆

  • 月令

    州分职吏名。北魏置,见“月令从事”。

  • 左右阐教

    僧官名。明清置,属僧录司。秩从六品,左右各一人。

  • 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 右豹韬卫大将军

    官名。即右威卫大将军,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右威卫大将军。

  • 中藏女典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掌铨查六宫。三品。

  • 锻工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段氏为镈器。”郑玄注:“镈器,用器钱镈之属。”北周仿此职置锻工上士,正三命;锻工中士,正二命;锻工下士,正一命。属冬官府司金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