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宗伯

宗伯

官名。① 周朝始置,又称宗人,礼官之长,卿爵。掌宗室礼法及宗庙社稷祭祀礼仪。《国语·周语上》: “宗伯九之,王则大徇。”韦昭注: “宗伯,卿官,掌相王之大礼。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大戴礼记·盛德》: “父子不亲,长幼无序,君臣上下相乖,曰不可也。不和则饬宗伯。”又《周礼》列为六卿之一,为春官之长。有大、小宗伯之分职。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改宗正而置,掌皇族事务。新莽并其官于秩宗。东汉复旧名。西魏、北周时设为春官府长官。② 明清时为礼部尚书俗称。


官名。1、掌邦礼,佐王和邦国。《尚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序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又分大宗伯和小宗伯。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小宗伯为大宗伯之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小宗伯》。秦称奉常,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代改称礼部,故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

2、掌皇族亲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公主家令等。

猜你喜欢

  • 徽政院使

    官名。元置,为徽政院的长官。见“徽政院”。

  • 州军府刑狱参军

    官名。南北朝均置,掌刑狱之事。南朝宋时,江州军府长流参军与刑狱参军并置,而刑狱在长流之下,见《宋书·颜师伯传》。梁武帝时,刘璠为北徐州轻车府主簿,领刑狱参军,见《周书·刘璠传》。北魏州军府本置此职,永

  • 正大夫

    即长大夫,执政官长。《诗经·小雅·雨元正》: “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 佥侍正府事

    官名。元置,为侍正府的佐官,见“侍正府”。

  • 行部尚书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设尚书二人,品秩同六部尚书,职掌则同于布政使、按察使。十八年迁都后革。洪熙元年(1425)复置,宣德三年(1428)再罢。

  • 右祗候郎君拽刺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著帐郎君院官员。掌宫帐禁卫、随行扈从。

  • 总统

    官名。①元朝僧官。掌理佛教事务。世祖时,设总统所管领各地佛教之事。武宗至大四年(1311)二月,罢总统所,僧人诉讼统归有司。② 清朝八旗军制中属禁卫军各营之长官。如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火器营、

  • 小武藏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司次官,亦称武藏下大夫,员一人。佐武藏中大夫掌各种兵器、铠甲及武士所着袍袄的收藏、保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武

  • 右司空

    官名,属少府,掌囚徒罪犯。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参看“左司空”条。

  • 柱国

    官名。①战国楚、赵置,位令尹、相国下,位甚尊。《战国策·东周》: “公爵为执珪,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战国策·赵策四》: “田驷谓柱国韩向曰”鲍彪注: “柱国,楚官,盖赵亦有。”秦、汉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