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药局

尚药局

官署名。北齐门下省置,设典御、丞各二人,总知御药事,下设侍御师、尚药监各四人。隋初因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隶殿内省。唐朝隶殿中省,置奉御二人,正五品下; 直长二人,正七品上;侍御医四人,从六品上; 司医五人,正八品上; 医佐十人,正九品下; 以及按摩师、咒禁师、主药、药童、合口脂匠等。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奉医局,咸亨元年(670) 复旧名。宋初不置。徽宗崇宁二年(1103)又置,仍隶殿中省,掌和剂诊候之事,设典御二人,奉御四人,监门二人,医师二人,御医四人,医正四人,医佐四人,以及药童、封人、药工、掌库、库典、局长、典事、局史、直吏、书史、贴书等。钦宗靖康元年(1126)罢。金朝置,属宣徽院设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直长正八品,都监正九品,果子都监、同监各一人,本把四人。掌进汤药茶果。


官署名。掌供御医药等。北齐置尚药局,总管御医药事;其官有典御、丞、侍御师、尚药监。见《隋书·百官中·门下省》。隋朝尚药局属殿内省,其官有奉御(正五品)、直长、侍御医、司医等。见《隋书·百官下·殿内省》。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其官有奉御、直长、书吏、侍御医、主药等。见《旧唐书·职官三·殿中省·尚药局》。宋沿置。见《宋史·职官四·殿中省》。

猜你喜欢

  • 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时湖北省起义武装的军政机关。其初建时称都督府。武昌起义的次日(公元1911年10月12日),公推都督与民政部长,以前清湖北咨议局为都督府。并由革命党人先行组织谋略处,处理机要大事。同日下午议决

  • 指系在印柄上的丝带。依官爵品阶的高下,而用不同颜色的丝带作为标志。汉朝制度,皇帝、皇后用黄赤绶,黄、赤、缥、绿、绀五采(一说为黄、赤、缥、绀四采)、太子、诸王用纁朱绶,赤、黄、缥、绀四采; 相国用绿綟

  • 六参官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称六参官,因其一月朝参六次。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参,号称六参官。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

  • 商业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原属工商部,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后改属实业部。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实业部组织法》规定,掌下列事项:一、国营商业的设计管理;二、民营商业

  • 东市署丞

    官名。北齐置。东市署次官,佐东市署令掌邺城东市的事务。

  • 学务大臣

    官名。清末管理全国教育行政之最高长官。初设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职掌为统辖全国学务,凡整饬各省学堂,编订规制,考察学务,审定专门普通教科书,任用教员,选录毕业生,综核各学堂经费等一切有关教育之事,

  • 广谊司

    官署名。秩正三品,隶大都留守司。设于元至顺二年(1331),掌大都城内和雇和买、营缮织造、供亿物色等务。置令、同知、副使、判官各二员。

  • 洛阳宫农圃监

    ①官署名。即东都苑东面监,唐高祖武德 (618—626) 中置,高宗显庆二年 (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②官名。即东都苑东面监长官,唐高祖武德 (618—626) 中置,正八品下,高宗显庆二年(65

  • 经济调查局总裁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经济调查局的长官,见“经济调查局”。

  • 大理寺左少卿

    官名。明朝大理寺职官自少卿以下分设左右,以便分区任事,互相稽察。后遂定以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贵州属左,以江西、陕西、河南、山西、湖广、广西、云南属右。设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佐寺卿掌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