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蜀大都督
官名。北魏宣武帝征蜀时置,权任甚重。《魏书·世宗纪》: “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万西伐。”
官名。北魏宣武帝征蜀时置,权任甚重。《魏书·世宗纪》: “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万西伐。”
武官名。五代时后梁置,掌应接诸军。《资治通鉴·后梁纪一》记弘农王曾以“庐州观察使刘威为应援使。”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三十人,掌守护桥梁之事。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置,六品以上为之,掌刊辑图书经籍。
官名。即武牙郎将,唐初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而改。
官名。见“守庙中大夫”。
科举考试方法之一。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废八股后,改乡会试首场试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为政论文体。
官名。为尚乘寺的佐官,见“尚乘寺”。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一人。管理佛教僧侣事务。隶鸿胪寺典寺署。
泛指百官。《后汉书·朱穆传》:“夫将相大臣,均体元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拽刺军。设详稳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