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府门亭长

府门亭长

官名,也简称门亭长,汉置,汉朝州郡府门皆置门亭长一人,掌府门和通报纠仪等事,下有门吏、门卒若干人,《后汉书·儒林传·周泽》:“(孙堪)尝为县令,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御吏,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后,晋沿置,且县府也置门亭长。《晋书·李含传》:“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

猜你喜欢

  • 州军府右户掾史

    州军府佐吏名。北齐置,见《州军府户曹参军”。

  • 华林署令丞

    官名。北齐设置华林署,属光禄寺。掌禁籞林木等事。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

  • 奉信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是最低的一班,大通三年 (529)定制后,仍为最低的一班。

  • 四门学

    国立学校名。北齐改四门小学置,隶国子寺,设博士、助教各二十员,教授学生五经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朝国子监置,亦称“四门馆”。官学名。北魏始置四门小学,属太常。

  • 东京路兵马都部署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统军机构。置于辽阳府。海陵王天德二年 (1150) 改为本路兵马都总管府。参见“兵马都总管府”。

  • 列尉大夫

    官名,王莽置,职如郡太守,其辖地为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其府治在长安城北。见《汉书·王莽传》。

  • 断司

    官署名。宋朝司法机构之一。神宗元丰六年(1083),大理寺置,由大理评事、司直、大理正领之掌公案判决,大理正详审其当否,签押盖印,注明日期,然后送议司复议。

  • 都督部大

    官名。十六国汉置。《晋书·石勒载记上》: “ (刘) 元海署 (张) 㔨督为亲汉王, (冯) 莫突为都督部大,以 (石) 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以统之。”

  • 度支部承政厅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佐理重要机密财政事件,审定全国通年出入款项,经理本部职员进退升转并本部经费诸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 威陇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智武将军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