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醢署正
官名。明、清皆置,为掌醢署长官。详“掌醢署”条。
官名。明、清皆置,为掌醢署长官。详“掌醢署”条。
见“福晋”。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置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参见“丽正修书院”。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七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东宫武官名。见“左右监门率府”。
官名,汉置,掌武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汉书·
即“太子常从虎贲督”。武官名。属左右卫官,统常从虎贲以供宿卫。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将作监官员,掌印及勾检稽失,在将作监丞下。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置,四员,正四品下,掌监诸门,检校出入。
亲王祗应机构。辽置,见“著帐郎君院”。
官名,汉置,也称逌人使者,掌每年八月巡行各地,宣传政令,并收集歌谣和方言。参看刘歆《与杨雄求方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