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掣签

掣签

明清吏部铨选制度。亦称抽签,乃选授官员方法之一。明朝选官初用拈阄之法。万历二十九年(1601)倪斯蕙创议掣签法,由候选者自行抽签,以定选授先后。吏部尚书孙丕扬奏准实行。清朝沿用此法,凡月选官员均抽签定选缺,称为掣差。京官郎中以下每月三十日截限,初五日到部掣签; 十二月、正月封印前后所出之缺,二月初五日掣签,仍按双、单月升选。掣签后,咨取本衙门堂官考语,或有无钱粮拖欠,复齐后引见。外官掣签后,由该管官出具考语,赴部补行引见。


明清铨选方法之一。《明史·孙丕扬传》说:“万历时丕扬为吏部尚书,患中贵请谒, 乃创为掣签选人之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一时盛称无私,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请代沿用之。

猜你喜欢

  • 公车署丞

    官名。即公车丞。

  • 散将

    将官名,三国魏置,掌领兵作战,位低于部曲将。《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咸熙元年,诏以散将王起……为部曲将。”

  • 左中允

    官名。明清詹事府所属机构左春坊之职官。与左庶子、左谕德等共掌记注、纂修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二十五年,改詹事院为詹事府,始为詹事府左春坊属官。额二人,正六品。虽沿古制为太子东宫官属,实仅

  • 祀官斋郎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 冗骑常侍

    官名。十六国前燕置。《资治通鉴·东晋成帝咸康三年 (337)》:“(慕容皝任) 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胡三省注:“冗骑常侍,晋之散骑常侍。”

  • 掌禽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掌禽中士佐官,正一命。

  • 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内部机构。其职掌为:一、文书的撰拟批判及收发保管;二、编次议事日程及会议录;三、会议记录及整理议案;四、典守印信;五、对外接洽;六、整理簿记编造预算及庶务会计事项;七、协助各

  • 乡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统掌各乡事务,下设小乡伯下大夫、小乡伯上士,小乡伯中士等佐其职,领诸乡大夫下大夫、州长上士等官属。寇遵考自小纳言、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迁

  • 掌节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门下大夫掌节中士佐官,正一命。

  • 司藏小底

    辽朝杂役名。属著帐户司承应小底局,由著帐户充任,为宫帐服役。